学习便是滋养

慧华家庭教育

<p class="ql-block">内向的孩子有时遇到人可能不大主动打招呼,对孩子的行为,父母越是强化,孩子就越会重复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比如,有的孩子不愿意见陌生人,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躲避。父母觉得丢脸,觉得孩子不够大方,于是催促孩子赶紧去打招呼。</p><p class="ql-block">此时,孩子会很紧张地打招呼,然后立刻逃走。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下次更加不愿意社交,因为父母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内向。当孩子不愿意在他人面前表现时,父母只需要轻轻摸摸头,安慰一下,帮孩子介绍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解释,比如“我们家宝贝就是这样,他不愿意见人,容易害羞”,也不用去强调这些。</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减少外在的价值评判。无论与谁打交道,都应该少一些价值评判,把对方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p><p class="ql-block">当你不断强调这些标签时,孩子就会把这些刻板印象深深记在脑海里。作为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内向过度反应,当他们愿意和人接触时,要适当肯定和表扬他们。</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当你在与人相处时,如果一开始就进行价值评判,那是你的傲慢与偏见。这就是我们的傲慢与偏见。在那一刻,你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我们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而基于不平等去做价值评判是不合适的。你的傲慢与偏见一旦出现,就无法用平常心待人,你的分别心、对错之心就会浮现,随之而来的就是烦恼和痛苦。所以,越是能够把人当人看,越是拥有一颗平等心,内心就越平和。我们常说众生平等,这个平等指的是,别人身上有的,你身上几乎也都有。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高尚,其实我们也有懦弱、胆小、自卑,骨子里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想法。不要把自己想得很高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性。当你能在别人身上看到的,反观自己时,会发现其实我们没什么不同。当我们的傲慢与偏见收起来时,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不会动不动品头论足、高高在上,各种点评和标签。最后,我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培养“奴才”,是不是?另外,不要总是跟孩子讲道理,因为内向的孩子本身就容易思虑过多,容易琢磨事情,把小问题放大。如果你一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会非常焦虑。要少一些反驳,也不要经常和孩子辩论,更不要轻视或忽视他们的需求。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交友,我见过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交到“坏朋友”,会控制孩子朋友的人选。他们会要求孩子:“你必须和他交朋友,因为他成绩好;你不能和他交朋友。”甚至说:“他要是来咱家,我就把他赶走。”家长用替孩子筛选朋友的方式帮孩子交朋友,结果就是孩子学不会交朋友,甚至在学校、社会中可能遭到别人的排斥,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社交。</p><p class="ql-block">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欲太强了,害怕孩子和别人产生矛盾,总是像保镖一样站在孩子身后,一有动静就赶紧把他们拉开。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根本学不会社交。我记得我们小时候生长在大街上,每次吃完晚饭后,几十个孩子就跑出来到处玩。差不多都会有个孩子王,带着大家做各种扮演的游戏。在相互打闹的过程中,他锻炼了沟通能力,也明白了团队融入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在游戏当中学会的。聊到人际交往这个话题时,我们常常提到一个词——高情商。要想提高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他们需要的不是书本,而是好父母。</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的情商从哪里来?从最原初的关系中来。早期的关系,早期的什么关系?就是亲密关系。早期的亲密关系,就是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子”,它是一个地基,一个圆形的基础。因此,要提升孩子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好父母,或者说好的亲密关系。父母对孩子有多粗糙,孩子对世界就有多粗糙。每个人这辈子只需要面对两种关系:1. 和父母的关系2. 和其他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情商绝对不是取悦他人,也不是控制他人。情商最重要的表现是:爱自己也爱别人,能够放松、淡定地和周围人相处。这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在人前能够做到不卑不亢,没有傲慢与偏见,也不会妄自菲薄,还能够真实、放松、自由、喜悦地与人交往,这种状态很难得。</p><p class="ql-block">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少。往往是两个极端:要么极度自恋,要么极度自卑。居于中间、既不自恋自傲,也不自惭形秽、妄自菲薄的人真的非常少。因为这需要一种非常松弛的自我,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开放这4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发展得太快了,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前的生活景象……好不容易从贫穷、从无到有,再到今天有一些积累,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这个过程让我们没有太多的心理资本。大家把心理资本强化一下,其实我们并没有积累太多心理资本,所以很难做到松弛有度。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的生存处境有关,确实很难做到真正的松弛。而今天的孩子,他们具备了更好的环境。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拥有合适的父母,这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到位了,父母不到位也不行。如果父母到位了,你会发现孩子就能慢慢活出那种松弛的感觉。所以,如何让孩子放松、淡定,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事情。如果你天天对孩子吼叫,孩子就会很容易紧张。同样,他和别人的关系也会紧张,因为他和别人的关系就是和你关系的投射。成为耐心和温柔的父母,走进内向孩子的内心世界,让你的爱成为他们走向广阔世界的最大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学习也是上瘾的,我这边一位爱学习的沈姐姐,每天看她读书记录好多的金句,点赞分享👍🏻</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雅萍妹</p><p class="ql-block">今日阅读《黄帝内经》</p><p class="ql-block"> 研习修学心得分享如下:</p><p class="ql-block">有余力,则学文,苟日新,日日新!雅萍此修学报告分享给各位学友。</p><p class="ql-block">世界是个草台班子,但总有人缝缝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