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着“凤凰”的风雨过后是晴天

黄河牧马人

<p class="ql-block">昵称:黄河牧马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码:6716056</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微风细雨</p><p class="ql-block"> 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盘踞于南海中东部海面,宛如一头苏醒的巨兽,在浪涛间缓缓挪移,挟风带雨,步步逼近陆地。气象预报显示,它将于11月12日下午至夜间在台湾岛西南部沿海登陆,强度为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风力达10至12级。受其影响,10日至12日,江南东部与华南东部阴云密布,细雨连绵,局部大雨倾盆,暴雨如注;东海南部、台湾以东洋面、南海北部与中部海域更是风急浪高,9至10级大风呼啸而过,部分海域阵风可达12至13级,天地为之变色。国家防总依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于11月10日16时对福建、广东、浙江、海南四省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严阵以待。这场风雨,来得汹涌,却也让人在不安中悄然期盼——风雨之后,是否真有晴天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  近两个月来,台风接踵而至,仿佛天幕低垂,雨帘未卷,余姚的天空始终笼罩在灰蒙的阴翳之中。我困于家中,无法如愿进山寻鸟,只能蜷居阳台,听雨打芭蕉,看云卷云舒。手机屏幕上的天气预报成了我每日凝望的窗口,期盼着某一天“多云转晴”的字样悄然浮现。阳台上几盆花草,在我手中渐渐葱茏,嫩叶舒展,花苞初绽,却终究替代不了山野间那一声清越的鸟鸣。风雨不止,脚步难行,唯有心中那份对自然的眷恋,在潮湿中悄然滋长,如藤蔓攀援,向着光的方向伸展。</p> <p class="ql-block">  去年十一月五日,台风“银杏”刚刚远去,天空初霁,我踏足余姚四明湖畔。那一日,湖光潋滟,水汽氤氲,竟让我邂逅了一只因风暴离群的彩鹮——它羽色斑斓,如晚霞落于水岸,孤影翩跹,恍若天外来客。那是宁波有记录以来彩鹮第四次现身,珍贵如诗。那一刻,风雨的狼藉被自然的奇迹抚平,我按下快门,也定格了秋日最动人的瞬间。如今回想,那不仅是一次拍摄,更是一场与命运不期而遇的温柔相逢,仿佛在混沌之后,天地特意赠予的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彩鹮(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是鸟纲、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485-580克。通体深栗色,泛着金属光泽,宛如披着紫绿交织的锦缎;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鹬,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脚绿褐色;脸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铅色;颈、上背、肩和最内侧翼上覆羽色深。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叫声是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它不单是稀客,更是风雨过后的信使,提醒我们:纵使天幕低垂,生命仍会以最华美的姿态归来。</p> <p class="ql-block">  而今,我又在等待。等待“凤凰”掠过,带走连绵的阴雨,留下澄澈的天空与干爽的山风。我期盼着秋未冬初那特有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四明山的林梢,照见溪边涉水的水鸟,枝头跳跃的山雀。待风雨停歇,我将再次背起相机,携一二知音,步入山林深处。那时,不再有阴霾遮眼,唯有光影流转,鸟语盈耳,天地重归宁静与生机。风雨终将过去,而晴天,总会如约而至——如同每一次绝望后的希望,如同每一场风暴后的黎明。</p> <p class="ql-block">  在这段等待晴好天气的日子里,我亲手制作了两个三角梅盆景:一盆金心橙白附石盆景,枝蔓依石而生,如瀑倾泻;一盆漳红樱靠石悬崖式盆景,姿态遒劲,红霞缀枝。更令人欣喜的是,我终于凑齐了三角梅“前三甲”的品种——漳红樱、绿樱与金心双色,每一株都饱含生机,静待花开。它们在窗台静静生长,仿佛也在等待那一缕穿透云层的阳光,与我一同迎接风雨过后的绚烂。</p> <p class="ql-block">  金心双色,叶心泛金,花开时白中透粉,粉中染橙,如晨曦初照,温柔而明媚。它不争不抢,却自有光华,恰似那些在风雨中默默积蓄力量的人,只待时机一到,便绽放出最动人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变色龙,其花随温变色,初绽时嫩黄,渐转橙红,终成深绯,如情绪流转,亦如天色更迭。它教会我:变化并不可惧,风雨中的每一分等待,都是色彩沉淀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桐安红,花色浓烈如血,枝干苍劲有力,仿佛从岩缝中挣出,不畏风霜。它立于盆中,却似立于山崖,无声宣告:纵使风雨如晦,生命自有其倔强的姿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