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小侦探”破解长度谜题———桑植县萃英学校小学部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

萃英学校小学数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千米”是三年级数学“测量”单元的重要内容,可它作为较大的长度单位,仅靠课堂讲解,孩子们难以建立直观认知。为让抽象的“千米”变得可感可触,桑植县萃英学校三年级数学组以“体验+探究”为核心,策划了《千米的认识》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十一月初利用周末假期,与家长携手,通过“走一走”“估一估”“写一写”,用脚步丈量千米,用心灵感知长度。</span></p> 准备篇:精心研讨,筑牢实践根基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为确保活动高效开展,三年级全体数学老师多次召开研讨会,围绕活动目标、任务设计、安全须知等核心内容反复打磨,最终确定详细活动方案。同时,老师们精心设计实践任务单,明确要求孩子们选择两种出行方式(“走路”必选)测量1千米用时,估算家校距离,并记录实践过程,为孩子们的“千米探究之旅”做好充分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实践篇:走出课堂,解锁千米奥秘 走一走:亲身体验1千米的长度 <p class="ql-block"> “1千米到底有多远?走1千米需要多久?”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化身“小小探险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出发了。有的选择步行,沿着小区步道、公园小路一步步丈量;有的尝试跑步,感受速度与距离的关系;还有的乘坐公交车、电动车,对比不同出行方式下1千米的用时差异。孩子们用导航记录路线,用手表统计时间,每一组数据,都让“千米”的概念变得愈发清晰。</p><p class="ql-block"> </p> 估一估:推算家校距离的奥秘 <p class="ql-block">  体验完1千米后,孩子们结合测量的步数、用时数据,开始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有的仿照同学“步数法”:“我走100米约200步,从家到学校约800步,算下来大约400米”;有的用“用时法”:“爸爸骑电动车10分钟约行5千米,送我上学约8分钟,家校距离大约4千米”;还有的用“公交站数法”:“坐公交到学校需3站,每站约300米,总共约900米”。在推算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学以致用,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p> 写一写:记录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写下自己的实践感悟。“原来1千米走路要15分钟,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远,但跑下来还是有点累”“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知道了千米和米的关系,还学会了估算距离,数学真有用”“和爸爸妈妈一起测量的过程很开心,我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也爱上了数学”。字里行间,满是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p> 收获篇:知行合一,感悟数学之美 <p class="ql-block"> 此次《千米的认识》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知长度单位的意义。不仅帮助孩子们建立了“千米”的直观认知,巩固了数学知识,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心灵感知远方。愿孩子们带着这份对数学的热爱与好奇,继续在生活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喜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图片:林世喜 舒泽鹏</p><p class="ql-block">‍编辑:向桂园 夏明胶</p><p class="ql-block">‍审核:陈金花 彭蓉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