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过敏性结膜炎科普

&

<h3>当秋风送爽,天高云淡,不少人却开始遭遇“难言之痒”——眼睛奇痒、红肿、流泪不止。这很可能不是普通的眼疲劳,而是秋季的“不速之客”——秋季过敏性结膜炎在作祟。</h3> <h3>一、什么是秋季过敏性结膜炎?<br>过敏性结膜炎,通俗地说,就是眼睛的“过敏反应”。我们的眼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黏膜,称为“结膜”。当它接触到环境中特定的过敏原时,就会产生一系列过度免疫反应,导致炎症。而“秋季”大量弥漫在空气中的杂草花粉,如蒿草、豚草等。这些植物的花粉颗粒小、重量轻,可随风飘散数百公里,无孔不入,是引发秋季过敏的主力军。</h3> <h3>二、过敏性结膜炎典型症状<br>奇痒难忍:这是最核心的症状!感觉眼皮里、眼角像有蚂蚁在爬,让人忍不住想去揉,越揉越痒,恶性循环。<br>眼睛红肿:眼白部分(球结膜)会充血泛红,严重时看起来“红通通”的。<br>流泪、分泌物增多:眼睛会不自觉地流泪,分泌物通常是透明或乳白色的黏丝状,不像细菌感染那样的脓性黄绿色分泌物。<br>异物感、灼热感:总感觉眼睛里有沙子,或者有烧灼感。<br>眼睑水肿:眼皮可能会肿起来,像没睡醒一样。<br>畏光:在明亮的光线下会感到不适。<br>过敏性结膜炎通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且常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子痒等(即过敏性鼻炎),我们常称之为“过敏性鼻结膜炎”。</h3> <h3>三、如何有效应对和治疗?<br>一旦怀疑患上过敏性结膜炎,正确的做法是:<br>1、首要步骤:脱离过敏原<br>①关注花粉浓度:在花粉季关注天气预报中的花粉指数,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通常是中午和下午)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br>②做好物理防护:出门佩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风镜,普通眼镜也能起到一定阻挡作用。<br>③关闭门窗:在家和车内时,关闭窗户,使用空调或空气净化器。<br>④及时清洁: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更换外衣,必要时可以冲洗鼻腔。<br>2、核心治疗:规范用药<br>①抗过敏眼药水:这是治疗的主力军。<br>②肥大细胞稳定剂:如色甘酸钠。用于预防,需在过敏季来临前提前使用。<br>③抗组胺药:如奥洛他定、依美斯汀。能快速缓解瘙痒和红肿,起效快。<br>④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用于缓解炎症。<br>⑤人工泪液: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可以稀释和冲走眼表的过敏原,同时润滑眼表,缓解干涩和不适,是安全的辅助选择。<br>⑥严重时使用:当症状非常严重时,可以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如氟米龙、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此乃处方药,切勿自行购买使用! 长期滥用可能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副作用。</h3> <h3>四、为什么不能揉眼睛?——警惕恶性循环<br>揉眼睛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大忌!<br>加重炎症:揉眼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更多的致敏物质,导致越揉越痒,症状加重。<br>机械损伤:用力揉眼可能擦伤角膜,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巨乳头性结膜炎”或“角膜损害”。<br>感染风险:手部细菌繁多,揉眼极易将细菌带入眼睛,造成继发感染。</h3> <h3>秋季过敏性结膜炎虽然恼人,但它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关键在于识别症状、科学应对、规范用药。当“眼痒”来袭时,请记住:管住手,找医生,用对药。愿大家都能摆脱困扰,尽情享受这个秋天的美好与惬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