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

东方若水

<p class="ql-block">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人生经历的积累和不断进阶的过程,从前半生我们追寻自我,到后半生我们放下自我。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定要经历的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自我意识在童年阶段,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就是我干啥都行,我是家里的“小霸王”,“我随心所欲,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居然可以跟老天搏斗,还差一点都占上风了”。这就是童年自我意识。</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自我意识等到了青春期到成年这个阶段,长大了,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也就看到了自己的边界。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跟别人不一样,渴望自己做主。</p><p class="ql-block">第三个阶段,自我意识在成年之后,一直持续到很长很长时间。这个时候,我们要实现超越自我觉察,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来观察自己,得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当我们有一些反应,不管是情绪还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也不做评判,也不强行干涉。就跟看电影一样,你就看着自己。这是在帮我们突破自我的局限。这个很像佛家里讲的“出离心”。</p><p class="ql-block">回到科学,一样的道理。心理治疗之所以有效,就是心理医生可以帮助病人训练观察性自我。到心理医生那儿,医生让你躺下,就躺在床上,然后聊聊你自己,医生不停地问问题,你就开始回答。这不只是在谈他自己,同时是在观察着自己谈自己,观察着他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个时候,受助的人会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之下,慢慢地开始认识自己、觉察自己、观察自己。</p><p class="ql-block">所以,你都不用来找心理医生,咱们可以自我训练。观察性自我的训练非常重要,当观察性自我足够强壮的时候,人生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发展出所谓的超越性自我了。当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思考和感觉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和自卑,我们就能发展出跟我们的缺陷共存的能力,就能减少本能的驱使,获得更多的自由意志。我们在心灵上将更加具有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意识地决定何时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何时应该自律而不苛求自己。</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就是意识更加贴近自我,在那个阶段,意识正在蓬勃地发展,自我的边界感越来越强。这个时候,意识在贴近自我,就会带来感官上的快乐。我们强大了,我们升职了,我们结婚了,我们买房了,我们当娘了。同时也会让我们感到焦虑、恐惧、痛苦和沮丧,因为我们所有的成长都意味着承担更大的责任,也都伴随着痛苦的指数、痛苦的程度在增加。</p><p class="ql-block"> 第三阶段,意识就会超越自我,带来精神上的超越和彻底的自由,这是两个层级和两个阶段。在超越阶段,我们需要放弃,放弃得越多,我们越自由。当我们拥有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被裹挟、停不下来、不得不往前冲、那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这都是我们在操心的事。所以我们就觉得不自由了,因为身上的责任越来越大了。</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即便不讲宗教,不讲神学,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培养出或者被训练出观察性自我,离自己保持一段距离,获得自我的超越。虽然我们依然有自我意识,却会感觉到自己只不过是浩瀚天地间的一分子,是伟大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于是我们的自我意识与宇宙意识融为一体,我们变得谦虚、宁静、宽容、坚韧,也更具智慧,能够从生活中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片段感受生命的壮阔,从而获得超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