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溯源科考纪行四十四:骆驼泉•撒拉族的摇篮</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诗 词 桂维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 黄会强</div> 骆驼泉被誉为“撒拉族的摇篮”的圣洁之地。一走进骆驼泉遗址园,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一片汪清泉,看似平静无波,却承载了一个民族波澜壮阔的迁徙史诗与不朽的民族精神。它不仅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活的博物馆,一部用泉水书写的生命之书。 【历史传说】相传,在中亚的撒马尔罕地区,有一位充满智慧与威望的部落首领——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他们因坚守自己的信仰而遭受迫害,为了追寻理想的乐土,毅然率领族人,牵着一峰白骆驼,驮着一部手抄的《古兰经》和故乡的一抔水土,开始了伟大的东迁之旅。 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穿越茫茫沙漠,跋涉万里。一路上,向导就是那峰神圣的白骆驼,它引领着队伍,穿越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一直引领他们的白骆驼,突然化为一尊洁白的石像,卧倒在地。而在它的身旁,一股清泉汩汩涌出,清澈甘甜,永不枯竭。 惊喜万分的尕勒莽兄弟发现,这眼泉水的水质和重量,与他们从故乡带来的水土完全相同。他们深信,这就是真主启示的应许之地,是他们千里追寻的理想家园。从此,这支远道而来的部落在这里扎根,辛勤耕耘,生息繁衍,成为了今天的撒拉族。而这眼泉水,也因为那头功勋卓著的白骆驼,被尊称为——“骆驼泉”。 据《骆驼泉传说》记载,元代时期,中亚撒马尔罕的尕勒莽、阿合莽兄弟因遭国王迫害,率领18位族人牵着驮载《古兰经》和故乡水土的白骆驼,历经三年跋涉来到循化。当他们在街子镇寻得与故乡水土重量相等的清泉时,白骆驼却化作石像永远守护在这片土地上。 这尊栩栩如生的白骆驼雕像,见证了撒拉族先民"以水为凭、以土为证"的智慧。泉水至今保持恒温12℃,夏日饮之甘冽消暑,冬日品之温润驱寒,被当地人誉为"圣泉"。 泉边的街子清真寺珍藏着撒拉族手抄本《古兰经》,与尕勒莽、阿合莽陵墓共同构成国家级文保单位。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再现"骆驼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如诗人吉狄马加所言:"骆驼泉的圣洁灵魂,比人类的生命更为永恒。"这眼永不枯竭的泉水,将继续滋养着撒拉族人民,见证着这个古老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繁荣发展。 【景观赏析】泉池中央的那尊白骆驼塑像栩栩如生。它安详地卧于水中,回首遥望,眼神温柔而坚定,仿佛在守护着这片用生命换来的家园,也仿佛在时刻提醒着后人不忘民族的根脉与来路。 泉水清澈见底,如明珠般晶莹,如碧玉般温润。四季不息,冬暖夏凉。您不妨走近感受一下,这泉水至今依然清甜可口,被撒拉族同胞视为“圣水”。它滋润了这片土地,也滋养了撒拉族灿烂的文化。 围绕泉眼修建的亭台、雕花护栏与周围的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既古朴典雅,又充满了浓郁的撒拉族风情。您可以静静坐在一旁,聆听流水潺潺,感受微风拂面,让心灵在这份宁静与神圣中得到洗涤。 【文化意义】骆驼泉,是撒拉族寻根溯源的源头,是民族精神的图腾。它象征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不畏艰险,万里东迁,只为心中的信仰和乐土;坚韧不拔的民族意志,就像骆驼一样,忍辱负重,坚韧前行;饮水思源的感恩之心,泉水滋养万物,撒拉族儿女世代守护于此,永怀感恩。 对于每一个撒拉人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耶路撒冷”,是民族的发祥地和精神皈依。每年,都有无数的族人和游客慕名而来,饮一口清泉,听一段故事,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一泉一世界,一驼一生情。骆驼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寻找、归宿与坚守的故事。它告诉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无论前路多难,都要怀揣希望与信念。 诗人桂维民有词《如梦令·骆驼古泉》曰:<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树上霞飞云近。<br></b><b>泉下乘风身隐。<br></b><b>最美白驼姿,留下真情无尽。<br></b><b>寻问。<br></b><b>寻问。<br></b><b>千载乡音犹润。</b></h1></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