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1日 的班会课,由韩悦同学主持的主题班会为《给手机“减减负”为成长“充充电”》。</p> <p class="ql-block">用低门槛、高反馈的事替代刷手机,让身体和大脑适应“离线节奏”。做手机的主人本质是夺回控制权,不被算法牵着走,不被无效信息消耗,让手机回归“工具属性”。</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个游戏让我们懂得了许多看似“中性”的行为(如无目的逛社交软件、低效会议)实则悄悄消耗精力,而一些“费体力但满足”的事(如运动、专注做事)反而能充电——启示我们别被表面形式迷惑,以“做完后是否更有能量”为判断标准。</p> <p class="ql-block">韩悦给我们分享了轻松给手机“减负”的3个落地小妙招:</p><p class="ql-block">1.场景隔离法</p><p class="ql-block">2.功能限制法</p><p class="ql-block">3.替代填充法</p> <p class="ql-block">班主任主动加入我们的小游戏,还分享了她的真实事例,这份陪伴让我们倍感温暖与重视。我们不仅从中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过滤无效信息,更懂得了要让手机成为助力学习的好帮手,而非消耗精力的“牵绊”。未来,我们也会格外珍惜这份珍贵的成长指引,踏实走好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手机是工具,不是“主人”。</p><p class="ql-block">给手机“减负”,不是拒绝手机,而是合理地使用它。</p><p class="ql-block">为成长“充电”,是把时间留给学习、健康和热爱,让青春更有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