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自驾游第四季(二)

Hi Yang 启荣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萍乡市</b></h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1年秋,毛泽东同志赴安源考察,决定开展工人运动;李立三、刘少奇等组织工人补习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于1922年2月成立中共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安源被誉为“中国工人运动摇篮”‌。<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h3> 1920年代初,安源路矿(萍乡煤矿与株萍铁路)工人超1.7万人。当年的发电厂。 1922年9月14日凌晨,1.7万工人以“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为口号,拉响汽笛、切断电源,全面罢工‌。提出保障政治权利、增加工资等17项条件。经过5天斗争,路矿当局被迫接受条件,承认工人俱乐部代表权,实现“未伤一人,未败一事”的胜利‌。<br>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9月9日领导的湘赣边界武装起义,起义由毛泽东、卢德铭等领导,由农民自卫军、安源工人纠察队和部分革命士兵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约5000人)。原计划攻打长沙,因敌强我弱受挫后,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率部向井冈山进军,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长沙市</b></h1> 橘子洲因毛泽东1925年在此写下《沁园春·长沙》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一洲”。 <b>沁园春·长沙‌</b> 作者:毛泽东<br><br>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r>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r>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r>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r><br>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r>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r>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r>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橘子洲大桥</h3>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它不仅是湖南大学的前身,至今仍作为湖南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唯一一座延续千年办学的书院‌。<br> 岳麓书院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等功能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包括讲堂、御书楼、文庙等。文庙按“左庙右学”传统建造,泮池、星门等礼仪性建筑体现儒家文化特色。 岳麓书院讲堂内悬挂的“学达性天”匾额是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由康熙皇帝御赐,含义是指人通过对人道和天理的学习体悟,可以认知天命、恢复天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原匾在战乱中散失,现匾为1984年集康熙手迹重制‌。<br> “道南正脉”匾额由清乾隆皇帝亲笔御书,于乾隆八年(1743年)颁赐,旨在表彰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功绩,确立其作为程朱理学正统传承的地位‌。 汲泉亭主要功能是为汲水者遮风挡雨,亭下古井已因历史原因填平。 拟兰亭其设计灵感源于浙江绍兴的兰亭,体现了书院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展览图片)</h3><div>毛泽东同志在这里遇到了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启蒙导师——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伦理学家杨昌济先生。</div> 爱晚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时任岳麓书院山长(院长)罗典创建,最初名为“红叶亭”或“爱枫亭”‌。后来,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将其更名为“爱晚亭”‌。<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展览图片)</h3> 爱晚亭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该匾额由毛泽东应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之请所书。亭柱上还刻有罗典所作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 这座塑像是1967年由湖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集体创作并敬立的。 湖南大学行政办公楼,建成于1937年,匾额“湖南大学”四字为毛泽东亲笔题写。1945年抗日战争受降仪式曾在此举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展览图片)</h3> 湖南大学牌楼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中路与牌楼路交叉口西南侧,该牌楼建于2003年左右,为纪念原牌楼口的历史而建,其上的“道岸”二字与湘江对岸的“文经”牌坊相呼应,此处曾是南宋朱熹、张栻渡江上岸的朱张渡旧址‌。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岳衡山</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岳镇夜景</h3> 南岳大庙素有“南国故宫”和“江南第一庙”之称‌。这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唐代,历经多次重建与扩建,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文化,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之一‌,南岳大庙采用九进四重院落的布局。首先进入的是棂星门。<br> <h3 style="text-align: left;">奎星阁,摸铜钱孔(寓意“一圈财、两圈福、三圈好运”)、穿过中间的门洞摸横梁(寓意“鸿运当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南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碑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御书楼</h3> 庙内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形成“东八观西八寺”的独特格局,体现了三教共存的和谐景象‌。<br> 南岳衡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1.58%,是天然氧吧和避暑胜地‌。 搭乘观光车一路向上,来到南天门这里仿佛进入了云端。 经过30分钟登高徒步到达主峰祝融峰。只穿着秋装感受4℃的气温,四周都被浓密的云雾笼罩,领略不到衡山的秀丽,留下遗憾。<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德市</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赵州桥</h3> 观音洞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因洞口的光影形似“观音坐莲”而得名。 英德T3有机茶园(全称“英西峰林·T三有机茶园”)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黄花镇三山村,拥有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四国有机认证‌。茶园以“游仙境茶园”为主题,提供茶文化体验、观光游览等服务‌。<br> “英红九号”以“浓、强、鲜、爽”的品质特点闻名‌。1961年,广东茶科所从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分离出22株无性系单株,其中编号为“英茶17号”的植株表现优异‌,随着英德红茶知名度提升,科研人员将入选单株统一命名为“英红”系列,“英茶17号”因此定名为“英红九号”‌。它是英德红茶中的佼佼者,需单独采摘(不能混采)、加工,以保持其独特风味‌。<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体验制茶工艺</h3> 山顶可露营、边品尝咖啡边观赏日落‌。<br> 彭家祠(也称小布达拉宫)位于黄花镇螺山,是清代彭氏家族为抵御土匪而建的防御堡垒兼宗祠,因其层级建筑与布达拉宫相似得名‌。彭家祠依山叠建,仅北面一条1.5米宽石阶通道,三面悬崖,形成“一夫当关”之势‌的特色建筑,颇为壮观。<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道门富有年代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堂</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阅书房,可见彭氏家族当年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咸丰年间“明义知方”赐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匹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厨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板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祠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井</h3> 登顶可俯瞰英西峰林。 英西峰林走廊喀斯特地貌密集,但感觉跟贵州的万峰林比还是有差距的。 总体来说英德的景点不少,但较为分散,观光车基本没看见,景区的配套有待提高。目前只适合跟团或自驾游。 <h5></h5><h1><b>谢谢观赏!</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影视资料均为原创(除注明出处外)</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部分文字资料引用自网络)</span></div><br><h3 style="text-align: right;"><b>杨启荣2025年11月完稿</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