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天下——意大利南部、马耳他之旅(二)

言午

<p class="ql-block">第三站:火山爆发毁灭的古城——庞贝古城</p><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是意大利亚平宁半岛西南部坎帕尼亚地区的古罗马城市遗址,位于维苏威火山东南脚下,距那不勒斯湾约20公里,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p><p class="ql-block">公元79年8月24日,伴随着一声巨响,维苏威火山突然惊天动地大爆发,红色岩浆从火山口喷射,巨大的威力使亿万吨温度高达400度的火山灰冲至33千米的高空倾泻而下,将天空遮蔽,落到附近村民房屋上的火山灰温度都高达100℃以上,突然间天气骤变,大雨倾盆,炽热的火山泥石流奔腾而下,紧靠山脚下斯拉比埃和赫尔库纳姆两座小城首先被掩埋,房屋在山崩地裂中成片倒塌,人们惊恐、哀嚎,顷刻间末日降临。火山烟雾持续了3天3夜,厚约5-6米的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将庞贝从地球上彻底抹掉,造成16000多人死亡,后来考古学家发掘庞贝古城时,看到大量尸体在数米厚的火山灰中还完好地保存着。</p><p class="ql-block">遗址自1748年起系统性发掘,保存了完整的城市布局,包括街道、市政广场、斗兽场、浴场及住宅壁画等建筑遗存,为古罗马第二大繁华城市。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纵横交错,街坊布局尤如棋盘。纵横各两条笔直的大街构成了城内的主干道,使全城呈井字形。全城分为九个地区,每个地区的街巷交织。大街上铺的是十米宽的石板,两旁是人行道。街巷的路面也是用石块铺成的。城市中最宽阔的大街叫丰裕街,石板路面上有被当年车辆碾出的条条车辙,街的两边是酒馆、商店和住宅。该城鼎盛时期人口超2.5万,拥有完整的引水道基础设施,住宅内装饰以精美壁画和镶嵌画著称。考古学家通过石膏灌注技术复原了火山喷发时遇难者遗骸形态,部分遗骸与财产共存或手握神像。近年相继发现仪式马车、古人类基因组、类披萨壁画及特洛伊主题壁。2016年入选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便是一块生机盎然的草地,而四周却是几千年前的断垣残壁和廊柱,围绕着这块空地,这是一个体育运动场。</p> <p class="ql-block">庞贝圆形剧场是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重要遗址,建于公元前70年,比罗马斗兽场还早一百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圆形斗兽场,也是最早用石头建造的罗马圆形剧场,可容纳二万名观众,相当于庞贝城的全部人口。这座剧场结构独特,分为舞台、看台和声效设计,其中看台按社会阶层划分,贵族位于下层,中产阶级在中层,穷人在上层‌。其声学效果尤为出色,站在特定位置说话能听到清晰的回声‌,主要用于角斗士竞技。这种建筑模式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半圆形剧场”,但古希腊人未能解决如何支撑观众席的问题,因此剧场大多傍山而建。古罗马人则巧妙地将两个半圆形剧场对接,形成了所谓的“圆形剧场”。为了不再依赖山体,他们发明了拱门,实现了自承重,从而支撑起观众席。</p> <p class="ql-block">剧场入口</p> <p class="ql-block">穿过长长的通道,便来到了密集的居民区,居民区内街道纵横交错,成井字型结构。民居大小不一,充满着生活气息。城市中最宽阔的大街叫丰裕街,石板路面上有被当年车辆碾出的条条车辙。大街的两边是不计其数的酒馆、妓院、浴场、金银作坊、面包房、杂货铺、橄榄油店、鱼子酱店、织布作坊、陶器作坊等等应有尽有,显示昔日的繁华奢靡。</p> <p class="ql-block">商铺和民居</p> <p class="ql-block">水井</p> <p class="ql-block">富裕人家的别墅,门口还铺着磁砖。</p> <p class="ql-block">庞贝城内有三座公共浴场,斯塔比亚浴场是其中最古老的浴场。这个浴场相当古雅,建于公元前2世纪,是庞贝城内现存已出土的三座浴场中保留得最好的一座,先进入一座运动操场,四周有长廊,长廊的墙上全是壁画,虽然已经斑驳退色,,依然可以想象当年的奢华,进入浴场,内有男女分设的更衣室,冷/温/热水浴室,锅炉房,水力井,蓄水池,游泳池。室内墙上的雕塑非常细致,连浴室内一个大理石浴盆也是价值连城。双层设计结构的地板,使下方冒出的蒸汽保持浴场内的温度。据说,当年在这儿出入的多为政客和城中的一些重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庞贝被称为“风月之城”,考古发现的东西着实让人咋舌。庞贝古城的墙壁上布满了6000多处涂鸦,内容充满了情色、挑逗、侮辱、诅咒和各种脏话。这座古城里光妓院就有二十五个,其中最大的卢帕纳尔在阿邦丹扎街周边,分上下两层,下层是五间小屋,上层是五间稍大的屋子。入口处有形状特别的石雕,墙上还涂着红漆,用来招揽路人。庞贝古城在那个年代就存在妓院,证明从古至今色情一直存在。性服务场所与浴场、酒肆结合分布,反映古罗马对性的开放态度。</p><p class="ql-block">妓女大多为被贩卖的奴隶,多来自东方,身价约六百塞斯特斯,身着朴素的亚麻衣物,脸上涂抹着便宜的白粉。妓院的房间十分狭小,仅能放置一张石床,床上铺着薄薄的草垫。墙上的春宫画作展示着性行为场景,画中的男子皮肤黝黑、体格强健,女子皮肤白皙、有着卷曲的头发,姿态各异。‌‌在街道石板上还留有男性生殖器图案的妓院指示标志。妓女们不仅在妓院里从事色情服务,还在浴场里混在人群中为客人服务,也在酒馆陪酒,柜台上卖着热食,妓女们则在一旁招呼客人饮酒。</p> <p class="ql-block">二层楼的妓院</p> <p class="ql-block">庞贝古城的市政广场十分壮观,三面围墙,是长方形的,广场四周建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这里是庞贝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广场上装点著名人塑像,广场的两侧是两座神庙,分别供奉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庇特和太阳神阿波罗两位巨神。</p><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东南是一座大会堂,那是庞贝的最高建筑,里面设有法院和市政厅。此外还有一座两层楼商业大厦,当地生产的葡萄酒、玻璃制品、东方的香料、宝石以及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都能在这里洽谈成交。广场的东北是商场。这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有人在墙上涂写着:“赚钱即欢乐”。在一间酒吧间里设有L形的大理石柜台,那里出售各种饮料。在小酒店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书写的价目表、客人们的欠账数字等。在一家面包房的烤炉里,还发现了一块烤熟的面包,面包外形完好,上面还印着面包商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市政广场全貌与神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庞贝古物馆收藏着一类特殊的藏品,那就是考古学家依据出土的人体硬壳制作的人体塑像。在火山喷发的一刹那,无数的受害者在火山浮石、毒气、火山灰的夹击中丧生。火山灰包裹了他们的躯体,凝固了他们最后的姿势,将庞贝人临终前的所有细节都记录了下来。这些人死时大多和他们的财产在一起,有些死难者则手里握有神像,这说明他们在危难时没有忘记向神灵求救。虽然这些人已经逝去近2000年,仍能给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以极大的震撼。其实这些“人体化石”并不是化石,当时没有留下残骸。由于火山灰等喷发物的温度、化学性质,死尸很难保存下来,当时很多死者的尸体被火山灰裹住了,时间长了以后尸体都腐烂了,但是火山灰留下了很硬的空壳,他们用了一个办法,就是石膏灌注,这样很容易复制出来死者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那不勒斯</p><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位于第勒尼安海那波利湾北岸,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是那不勒斯省的首府,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为古希腊殖民地,希腊人兴建帕拉奥波利城。前326年,罗马征服后建新城,改称“那不勒斯”,曾为罗马皇帝的避暑地。罗马帝国衰落后,相继被哥特人、诺曼人与拜占庭人占领。1266年,那不勒斯王国建立,定都那不勒斯。15~16世纪,成为阿拉贡王国与西班牙的海外领地。18世纪,先后为哈布斯堡家族与波旁王朝两西西里王国统治。1861年,意大利统一,并入意大利王国。1995年,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皇宫</p><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王宫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市普雷比席特广场对面,始建于1600年,由建筑师多明尼克·冯塔纳设计兴建。18世纪成为波旁王朝统治时期的两西西里王国四大宫殿之一,建筑在二战期间受损并于战后重建,北接的里雅斯特与特伦托广场,毗邻圣卡尔洛剧院。</p><p class="ql-block">宫殿西立面为巴洛克风格,面向平民表决广场,立有一连串那不勒斯王国历任统治者雕塑,包括设有八尊历代国王大理石雕像,包括西西里的罗杰二世、查理五世等统治者。</p><p class="ql-block">走进那不勒斯皇宫,你会被其奢华和精致所震撼。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艺术的气息,无论是雕刻精美的家具,还是色彩斑斓的壁画,都让人流连忘返。宫殿的入口台阶更是美得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级台阶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那不勒斯王国的历史。内部保留18-19世纪宫廷剧院、王座室,装饰涵盖壁画、吊灯、家具及织锦画,并藏有凡尼斯藏品、赫库兰尼姆莎草纸文献和5世纪《科普特教徒圣经》。后部建有18世纪御花园与双楼梯,可眺望那不勒斯湾及维苏威火山景观。</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皇宫外景</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皇宫内景</p> <p class="ql-block">皇宫剧场</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新堡</p><p class="ql-block">新堡是一座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古堡,始建于1279年,建造于当时进入那不勒斯的必经之地上,相对于那不勒斯更古老的城堡而言,因此得名“新堡”。新堡既是王家宫禁,又是防御要塞,在城市防御系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坐落在那不勒斯海边高坡上,处在那不勒斯市政厅广场前。是那不勒斯最具标志性的中世纪建筑之一,英国诗人拜伦勋爵在诗作中也曾提到过它。</p><p class="ql-block">城堡历经多次扩建和改造,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阿拉贡王朝时期,增添了宏伟的白石入口——“新堡大门”(Porta Nuova),门上雕刻着阿拉贡家族的象征及历史场景。城堡内部包括五个塔楼,最大的是蛋形塔,以及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大殿——Barons' Hall,这里曾是举行皇家庆典和议会会议的场所。登上蛋形塔顶俯瞰那不勒斯全景,参观城堡内的 Civic Museum,了解那不勒斯的历史和艺术。登上二楼的天台,可以欣赏地中海那不勒斯港口和远处的维苏威火山。</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印象</p><p class="ql-block">在那不勒斯,你可以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烟火气息。街头巷尾,小贩们热情地叫卖,摩托车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阳台上挂满了各种衣物,步行街上小吃摊林立,涂鸦文化更是随处可见。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活的味道。那不勒斯拥有雄壮的维苏威火山、得天独厚的海港、深厚的城市文化以及热情的人民,这些让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p><p class="ql-block">地中海边的那不勒斯港湾,是通往各个𡷊屿的必经之路,海边帆船点点,游艇众多;凯撒大帝的雕像伫立在美人鱼大道边;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圣卡洛剧院,是欧洲最古老的歌剧院之一,内部装饰华丽,特别有观赏价值;翁贝托一世长廊,一个大型的购物拱廊,内部装饰华丽,是购物、用餐和休闲的好去处;平民广场后的半圆型柱廊和方济格教堂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港湾</p> <p class="ql-block">方济格教堂和圣卡洛剧院</p> <p class="ql-block">翁贝托一世购物长廊</p> <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老城</p><p class="ql-block">那不勒斯老城是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历史核心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470年。老城区以密集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哥特式、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著称。那不勒斯老城就像是一半天堂一半地狱的奇妙组合。这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仿佛源自维苏威火山,如同卡拉瓦乔的画作,光与影的强烈对比让人叹为观止。老城区沿着山坡纵横交错,老城街道狭窄,公寓楼鳞次栉比。虽然街道、铺面显得有点脏乱,阳台上晒着衣服,但很有烟火气息。走在老城的狭窄街道上,市井气息扑面而来。晾衣绳下是黑暗而拥挤的狄更斯式街道,摩托车的轰鸣声在窄巷中回荡。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无序中的有序,混乱中的条理,这就是费里尼镜头下的意大利,也是那不勒斯独有的魅力所在。老城是披萨发源地,现存多家传统披萨店沿用150年历史的炭炉制作玛格丽特披萨,搭配当地特产圣马扎诺番茄罐头。街巷中弥漫着手工披萨的焦香与咖啡馆的咖啡香。</p> <p class="ql-block">在老城区内有一马拉多纳网红墙,那不勒斯市民最崇拜、最敬重的除了君王之外,就是足球名将马拉多纳。那不勒斯时总会被满城的蓝白色图腾震撼——街角壁画上飞扬的阿根廷卷发、老城阳台上永恒定格的人偶、商店橱窗里悬挂的10号球衣,都在诉说着一个名字:迭戈·马拉多纳。这位足坛传奇与这座意大利南部港城的交集,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1984年,当24岁的马拉多纳顶着“世界最贵球员”光环降临那不勒斯时,这座被北方豪门讥讽为“足球荒漠”的城市,正在经济困顿与地域歧视中挣扎。是他用七年时间书写了足球史上最震撼的逆袭神话:将常年保级的中游球队锻造成两夺意甲冠军、问鼎欧洲联盟杯的王者之师。马拉多纳对那不勒斯的馈赠远不止奖杯。他教会这座被边缘化的城市如何骄傲昂首:当北方记者嘲讽南方人不懂足球时,他用魔术般的“世纪进球”击碎偏见;当政客试图割裂意大利南北时,他率领的蓝衣军团成为整个南方的精神旗帜。这种以才华打破阶层壁垒、用抗争赢得尊严的精神内核,让我这个六十多岁的人,听后也觉得振奋。当夕阳将新堡的剪影投在第勒尼安海上,或许能听见风中传来的细语,那是马拉多纳与那不勒斯永不终结的蓝色恋歌。</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度假胜地——卡普里岛</p><p class="ql-block">卡普里岛是意大利第勒尼安海中的石灰岩岛屿,位于那不勒斯湾南部,全岛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最高点索拉罗峰海拔589米,由白垩纪时期的石灰岩构成。海岸多悬崖与岩洞,其中蓝洞因海水光线折射形成独特蓝色景观。</p><p class="ql-block">卡普里岛堪称海上仙境,是那波里湾内的一个著名的度假旅游胜地,四面环海,需乘轮渡或飞艇方可到达。奥古斯都大帝在东方战役结束后的归途中曾在该岛登陆,被这里的优美环境、宜人气候所折服,不惜以4倍的伊斯基亚岛换取卡普里岛,作为自己的避暑之地。19世纪起卡普里岛成为罗马贵族度假地,奥斯卡·王尔德等众多名流曾到访,2024年该岛位列意大利最受外国游客欢迎海滨度假地之首。卡普里岛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古老历史遗迹闻名,吸引无数富豪前来探访。这座岛屿上,两座中世纪城堡遗迹巴巴罗萨和卡斯蒂利奥内静立相望,同时,还有一座供奉该岛守护神圣科斯坦佑的古老教堂。而岛上的森林、清澈的水域、清新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以及那些令全球富豪心驰神往的别墅,共同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卡里普岛地图</p> <p class="ql-block">卡普里岛码头及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全球富豪心驰神往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守护神圣科斯坦佑的古老教堂</p> <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花园</p><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花园,是意大利南部卡普里岛的核心景点,以俯瞰法拉焦尼海蚀柱全景和地中海悬崖景观闻名,兼具历史人文底蕴与绝佳拍照视角。在悬崖观景台‌上可180度俯瞰法拉焦尼海蚀柱全景,三块锯齿状礁岩与蔚蓝海水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海蚀柱也被称为“神仙石”,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当船只穿梭于法拉廖尼三个礁石之间,尤其是经过中间那个石洞时,若情人在此深情相吻,便能携手共度一生,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奥古斯都花园内遍布三角梅、柠檬树等地中海植被,与白色观景亭形成明信片级场景。‌‌花园原为德国工业家克虏伯建造的私人花园,1918年更名为奥古斯都花园以纪念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花园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传说中的爱情故事吸引游客。奥古斯都花园,一条蜿蜒的长廊贯穿其中,两旁点缀着各式树木、雕塑与鲜花。极目远眺,海湾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远方的岛屿与本岛上的奢华别墅相映成趣,恍若人间仙境。而在这如诗如画的花园左侧,坐落着一块情人石。传说中,这是一对深爱彼此却无法在一起的恋人,他们双双跳入海中殉情,最终化为这块紧密相连的石头。</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阿尔贝罗贝洛小镇</p><p class="ql-block">阿尔贝罗贝洛是意大利普利亚大区巴里省下辖小镇,位于该国东南部,人口约一万人。阿尔贝罗贝洛小镇以其独特的圆顶屋而闻名。这里的街道狭窄,小坡众多,街道上的石顶屋墙面洁白,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圆顶屋的漏斗状屋顶是其特色之一,屋顶上还绘有各种信仰的标识,如心形、鸟类、日月等。该镇以独特的楚利石屋建筑群闻名,镇上密集分布千余座石顶屋,被誉为“天堂小镇”。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现存楚利建筑多保留多层结构,底层用于生活,阁楼作储藏空间。部分建筑改造为文化展示与旅游设施。楚利石屋是典型的陶尔利风格建筑,居民利用方形石灰岩块,围成无柱无梁的圆形房舍,建至适当高度,再用片状岩片向上堆砌,每片逐步收窄封顶,成圆锥形尖顶,这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建屋方法。石灰岩块的房舍,坚固、干燥、冬暖夏凉,全球独此一家。</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随处可见白墙灰顶的圆锥形房屋,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每一个角落,仿佛是从地下冒出的小蘑菇,因此这里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蘑菇村”。这些房屋由白色石块建成,屋顶上有圆形石砌的装饰。这里的圆顶石屋是用石灰岩建造的,没有使用任何水泥或粘合剂。白色外墙与灰色圆顶形成鲜明对比,许多屋顶上还绘有象征好运的符号。这些房屋最早可追溯到14世纪,最初是为了便于拆除以逃避税收,如今却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地标。</p><p class="ql-block">小镇不大,主要靠步行游览,这些可爱的蘑菇屋非常适合拍照。街道蜿蜒起伏,两旁满是鲜花装饰的石屋和各种纪念品商店,是感受小镇历史与生活气息的绝佳地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