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呼机的烦恼

灯火阑珊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看电视,剧中人物随身携带的寻呼机“滴滴”作响,让我想起寻呼机给我带来的那些烦恼。</p> <p class="ql-block">  寻呼机的巅峰期应该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是1997年3月调到杜泽镇工作的,之前在庙前乡工作还很少有人使用寻呼机,因为一旦有人呼你,必须用电话回复,而当时庙前乡的电话普及率并不高,一个村也就一两部电话,并且都是花大价钱安装的,一般不会让外人使用,所以购置寻呼机的人自然不多。</p><p class="ql-block"> 调任杜泽镇以后,作为平原大镇,电话机的覆盖面要大一些,一些镇干部、部门负责人都用上了寻呼机,这在当时可是奢侈品。购买机子要钱,每月月租费要钱,回复电话也要钱,一般人用不起。</p><p class="ql-block"> 当时人们用的都是数字机,呼机响时,显示的是电话号码,并不知道是谁在呼你。</p><p class="ql-block"> 最佩服的是当时镇文书小戴的记忆力,你若想找某人,那一长串的呼机号码,她随口就能报出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寻呼机升级了,有了汉字显示,呼叫人只要留下自己的姓氏,被呼叫人可以大概知道是谁在呼叫他。呼机的号码也短了些,容易记忆。从那时起,印制名片也成了时兴,名片上印上办公电话、呼机号码,方便人家找你。</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99年1月份用上寻呼机的,当时在双桥乡工作。那时候寻呼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乡领导说为了工作方便,给每个班子成员配备一个。</p><p class="ql-block"> 我买的是摩托罗拉汉字显示的寻呼机,机价525元,入的是“八一”台,入网费80元,月租费35元。感觉从那时起,人就被机器控制了,什么时候都可以找到你。找你的人是方便了,给自己带来的确是烦恼。</p><p class="ql-block"> 那时整个乡政府只有综合办公室有一部电话,当然书记、乡长办公室也有,但非必要不会去用。</p><p class="ql-block"> 那时乡财政紧张,电话经常停机。还经常停电,停电时电话也会停机。呼机响时,不及时回复怕有急事,想回复又找不到电话,真是急死人。</p><p class="ql-block"> 乡书记自己倒是买了一部大块头手机,但手机网络那时还未全面覆盖,要回电话时,得问他借用手机 ,然后骑上摩托车,跑到隔壁乡到处找信号。电话接通后,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事,徒增烦恼。</p> <p class="ql-block">  自从配备了寻呼机,就多了很多事。那两年,双桥出现了好几起非正常死亡事件,有纵火的,有自残的,还有在铜山源水库偷鱼的。这些事情好巧不巧,都发生在双休日。往往一听到寻呼机响,就跑到电信局门口的公用电话亭回电,然后骑车回乡处理。我也纳闷,总感觉这寻呼机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是之前因为找不到你,事情都让人家处理完了。</p> <p class="ql-block">  2001年1月份,我调任太真乡,这个乡建有移动公司基站,于是我就开始正式使用手机了,寻呼机也就退出了我的世界,“赋闲”在家。没想到这寻呼机,给儿子带来了一次烦恼。</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下乡工作,村里手机信号不好,我的同事找我,手机打不通就打呼机。我的寻呼机放在家里,不曾想上小学的儿子好奇,随手把呼机带去学校。课堂上呼机声音不断地响,儿子又不知道怎么关机,挨了老师一通骂,之后他再也不敢带了。</p><p class="ql-block"> 寻呼机我只用过两年,但确实给我带来不少的烦恼。</p><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