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

地平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做了几张试卷后,想休息一下。打开手机,看了一会觉得无聊。打开一本《意林》,看了一会儿,困意袭来。晚上将近十一点睡觉,早上五点起床做饭,睡眠的确有点不足,该补补觉了,但在办公室有点不合适,还是等到午饭后吧。外面阳光正好,还是去校区南侧的青少年户外体验基地转转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空碧蓝。前段时间给学生讲授《大气受热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到:晴朗的天空,空气中颗粒物细小,波长较短的蓝紫光容易发生散射作用,因此蓝紫光漫布在天空中,但人的眼睛对紫色光不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学生们看到碧蓝的天空时,会联想到这些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弯曲的小路上走走停停。树叶或绿或红或黄,有的树上不见一片叶,只剩满树的红色小果实。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草上还存留着露珠。两只鸵鸟悠闲地走来走去看来看去,偶尔在食槽里吃点东西,偶尔在地上寻觅点食物。两个女生在拿着野草喂兔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阳光充足的路段站定,把手中的《意林》随机翻开一页,正好翻到康辉的《我不是“播神”》。2008年汶川大地震,康辉在演播室直播,当播到一组外国领导人向我国发来的慰问电时,他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将“慰问电”说成了“贺电”!直播结束,他沮丧地回到把办公室,暗骂自己:“这样低级的失误在这个时候出现,简直是对灾区人民犯罪啊!”他预想着最坏的结果和要承担的最大责任。但意外的是,网络上有关他这个失误的留言、评论、帖子绝大多数是对他表示理解和谅解的。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太空对接,同一天,“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深潜成功。他在直播中当即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但脱口而出的却是:“可上五天揽月,可下九洋捉鳖”。内心极度懊恼。新闻片播完,镜头切回演播室,他马上道歉。事后有人对他说:”其实我们看的时候也没注意到,你这一纠正反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出错了,没必要。“他说他不敢苟同。比起把头埋在沙漠里就以为别人看不见的鸵鸟策略,坦诚并及时改正不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时我在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口误或者一些小失误,虽然学生并没计较,但我还是觉得沮丧懊恼。虽然有时学生并没有觉察出来,但我还是马上纠正。对,不要鸵鸟策略,而是要坦诚并及时改正,做一个站在阳光下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的课间,姐姐打电话说,阳光很好,中午放学后想去汉梁文化公园逛逛。我想都没想,同意了。我想要一个学习勤奋的孩子,我也更想要一个站在阳光下的孩子。汉梁文化公园有点远,而且停车困难,最后我们去了较近的日月河。我买了两个披萨,在车上解决午餐,这样吃午饭的时间省出来了。没有风,阳光明亮而温暖,在日月河的一大片空地上,有十几家人在那里搭了帐篷,做饭,吃饭,充分舒展放松。不远处停着一辆巡警车。好温暖,好热闹,好安全!我们观赏完不同造型的帐篷后,沿着河边散步,看大片的芦苇,看黄色的小野花。沐浴在阳光中,后背微微发汗。赶在13:50之前,把姐姐送回了学校,虽然在日月河玩的时间还没有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长,但心情就像洒满了阳光般明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