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名师引领,开启AI赋能教学新篇章</b></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1日上午,南宁师范大学黄灵敏副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极具前瞻性的《AI赋能教学》专题培训。在培训伊始,黄教授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培训以 “手把手教学” 为特色,打破传统理论讲授模式,让教师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 AI 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黄教授重点解析文心、Kimi、豆包等主流 AI 软件优势,强调精准 “指令” 是激活 AI 潜能的关键,还通过具体案例指导教师搭配多款 APP,生成符合教学要求的图片、视频、PPT 等内容。教师们现场尝试为自身学科设计指令,AI 快速生成对应内容的场景,以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讨论声将培训推向高潮。实操间隙,小组及全场讨论热烈,大家畅聊使用体验与困惑、碰撞思维火花。参与教师表示,活动不仅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 AI 工具操作技巧,更启发了将 AI 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的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AI赋能教学:从工具到实效蜕变</b></p> <p class="ql-block"> 下午,黄教授聚焦 DeepSeek、豆包等 AI 工具的教学实战应用,通过手把手指导,让教师从 “AI 旁观者” 变身 “技术实践者”。豆包化身课堂评价 “智能助手”,上传成绩表格并输入指令即可一键完成录分、核算排名等工作,还能生成个性化评语、标注薄弱知识点,甚至开发成绩统计评价小程序,方便家长实时查看,让教学反馈兼具数据支撑与温度。DeepSeek 则凭借无代码开发优势,教师无需编程基础,通过可视化界面拖拽组件、设置参数,半小时内就能生成支持多班级数据导入、错题分类统计等功能的专属教学工具。</p> <p class="ql-block"> 培训打破了 “AI 离教学很远” 的固有认知,教师们在解决成绩处理、工具开发等实际问题中,深刻体会到技术简化流程、释放精力的核心价值。未来,这些 AI 技能将转化为教学动能,让智慧教学从理念走向日常,助力教育者收获更高效、更具温度的教学体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AI 赋能科研,破解实操难题</b></p> <p class="ql-block"> 晚上,围绕AI在教师科研中的实操应用,黄教授从科研课题选题、申报书填写,到研究路线图绘制、预期成果规划,提供了全流程助力方案,破解了教师在科研中选题局限、申报逻辑不清的难题。通过AI整合医学、教育、信息技术等跨学科资源,拓宽选题思路,优化申报书框架、明晰研究路径,让科研更具条理性与创新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学员收获与感悟</b></p> <p class="ql-block"><b>黄映飞</b>:今天的AI赋能教学培训,我收获颇丰。黄教授分享了运用AI工具进行教学设计、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的方法,提升了教学效率。未来,我将利用AI为学生创造更精准、多元的学习体验,实现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b>黄维依</b>:今天听了黄灵敏教授的AI工具教学,利用DS、Kimi、豆包等软件进行图片生成、美化,训练AI软件,生成表格,内容非常有趣实用,让我掌握了AI赋能学生辅导,跨学科开发的使用途径,助力科研的评估与提升,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b>黄雪晶</b>: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了AI在教育中的实用场景:AI可精准赋能学生个性化辅导,高效完成学情评估与数据解析,还能助力教师科研,优化文献检索、数据处理等环节。后续将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AI提升教学与科研效率。</p><p class="ql-block"><b>黄逸骏</b>:参加AI教育应用专题讲座后,我收获颇丰。讲座清晰阐释了AI在学情分析、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核心应用,让我了解到技术如何为教育减负增效。同时,我也认识到AI并非替代教师,而是赋能教学的重要工具。未来,我将尝试把所学AI教育理念融入实践,助力教学质量提升。</p><p class="ql-block"><b>黄兆丹</b>:此次培训如开启教育新视野的金钥匙。实战中,我掌握用AI生成课程图形、构建思维导图、设计精美PPT的技能,提升备课效能。分组合作时,深感AI对深化教学设计、促进团队智慧碰撞作用巨大。未来,我会将收获融入日常教学,积极探索智能化教育新路径。</p><p class="ql-block"><b>李芬</b>:本次AI赋能教学培训让我受益匪浅。AI工具为中职课堂注入新活力,能精准适配技能教学需求,简化备课流程、提升互动效率。未来我会积极将AI融入实操教学,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职教提质。</p><p class="ql-block"><b>李金</b>:有幸聆听黄灵敏教授的 AI 教育应用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作为中职卫校专业课教师,我深感 AI 能有效破解教学痛点,可精准辅导学生理论与实操薄弱点、科学量化技能评估,还能激活课堂互动、实现分层作业、助力跨学科资源整合。未来我将主动学习 AI 工具,融入教学、科研与跨学科实践,以技术赋能结合人文关怀,推动中职卫教提质增效。</p><p class="ql-block"><b>林耐信</b>:黄教授手把手带领我们实操,深入浅出讲解了文心、Kimi、豆包、deepseek 等AI工具使用技巧,并指导我们怎么合理搭配使用。回去后我将多多摸索、锻炼,增强自己的AI技能,努力让课堂因AI而更加高效、生动。</p><p class="ql-block"><b>李庆玲</b>:今天的AI教学培训收获满满!黄教授手把手带我们实操文心、豆包、Kimi等工具,从学情精准评估到跨学科资源开发,每一个实操环节都直击教学痛点。从前觉得棘手的分层教学、重难点突破,在AI工具的助力下竟能如此高效解决,既减轻了工作负担,更打开了教学新思路!未来我会主动深耕AI工具,让技术为教学赋能,让课堂更有温度与效率!</p><p class="ql-block"><b>梁琼文</b>:今天参加的培训课程让我学会了应用AI工具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工作效率。黄灵敏教授用贴合我们中职学校教师工作的例子手把手指导我们如何利用AI工具助力我们解决在教学,科研,班主任等工作实际问题。使我使用AI工具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课前导入:李庆玲</p><p class="ql-block">课后小结:梁琼文、李芬、黄映飞</p><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林耐信、黄逸骏、李金</p><p class="ql-block">拍照:黄维依、黄兆丹</p><p class="ql-block">排版:黄雪晶</p><p class="ql-block">审核:黄映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