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湘渝黔边城,位于湖南、重庆、贵州三省交汇处,是一处独具魅力的人文地理单元。这里以清澈的清水江为界,青山环抱,古镇相邻,生动诠释了“一脚踏三省”的地理奇观。因其与文学巨匠沈从文的不解之缘,这片区域被统称为“边城”,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承载着乡愁与纯真的文化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湖南花垣县一侧,是声名在外的茶峒古镇。这里是沈从文笔下《边城》故事的原型地,弥漫着浓郁的文学气息。古镇依山傍水,青石板路、吊脚木楼古色古香,翠翠岛、拉拉渡等景点无声地讲述着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让读者得以走进书中的诗意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与茶峒古镇隔河相望的,是重庆秀山县的洪安古镇。洪安也是小说故事的重要发生地,更具巴渝地区的爽朗与质朴。镇内的“语录塔”、刘邓大军入川旧址,为其增添了红色历史的厚重。在此处乘坐古老的“拉拉渡”过河,便能亲身完成一次在两省之间的穿梭,感受最地道的边城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贵州一侧在此直接交界点未有同名古镇,但其文化脉络通过铜仁的大明边城等项目与之相连,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区域旅游网络。这片独特的边城区域,以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文学与现实的交相辉映,成为人们心中追寻宁静与纯真的旅行胜地。</span></p> * * *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城茶峒古镇景区地处湘西花垣县西北边境,距县城25公里,位于湘、黔、渝交界处,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是国家第一批特色小镇,同时也是湘西四大名镇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峒古镇依山傍水,一条名为清水江的清澈河流绕城而过,青石板街与古朴的吊脚楼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湘西风情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茶峒古镇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的原型地。如今古镇仍保留着翠翠岛、白塔等与小说相关的景致,吸引游人前来追寻书中的纯真世界。</span></p> * * *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城洪安景区位于重庆市秀山县,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处,素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一脚踏三省"中所指的三省之一。这里也是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故事发生地,保留着古老的拉拉渡等独特风貌,同时还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遗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边城洪安是刘邓大军进军西南的首站。1949年11月6日,解放军在此抢渡清水江,解放洪安。刘伯承、邓小平曾将洪安的复兴银行作为司令部旧址,并在此运筹帷幄。如今,这里保存有司令部旧址等红色遗迹,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见证着这段光辉历史。</span></p> * * *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拉渡是清水江上连接湖南茶峒与重庆洪安的千年古渡,也是沈从文先生《边城》里那个渡口的原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拉渡的运作方式非常独特:一条钢缆横贯河面,穿过船上的铁环。船夫不使用篙和桨,而是以一根带凹口的木棒作为“拉缆”,卡在钢缆上一拉一送,船便缓缓驶向对岸。这种古朴的渡河方式,生动再现了小说中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拉渡自宋代起便已存在,曾是“川盐入湘”盐道上的重要节点。它不仅承载着《边城》的文学意象,也见证了1949年刘邓大军由此进入洪安的历史时刻,兼具深厚的文化与红色底蕴。如今,拉拉渡已成为体验“一脚踏三省”地理奇观的核心旅游项目,乘坐这古老的渡船,仿佛能触摸到那段纯真岁月的温度。</span></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