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3)《美利坚摆烂记》(讽剌小说)(完结)

圣龙小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3章 新的“饼”已画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葛朗特,“饼哥”,把脚翘在塔台那张吱呀作响的控制台上,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历史性时刻”现场直播,感觉自己的幽默感底线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p><p class="ql-block">  “——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我们达成了了一项伟大的协议!”一个熟悉的声音(属于某位头发浓密的参议员)在收音机里慷慨激昂,背景是此起彼伏的快门声,“这不仅是两党合作的胜利,更是对美国人民庄严的承诺!政府即将重新开门,国家机器将再度全速运转!”</p><p class="ql-block">  “嗬,”饼哥对着空气嗤笑一声,精准地将一粒花生米抛进三米外的垃圾桶,“翻译翻译,什么他妈的叫‘伟大的协议’?”</p><p class="ql-block">  他内心的吐槽弹幕如同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屏一样疯狂滚动:</p><p class="ql-block">  “‘艰苦卓绝’?指的是在豪华会议室里喝了多少杯免费咖啡?”</p><p class="ql-block">  “‘两党合作’?指的是互相甩锅甩到肌肉拉伤后,发现谁也干不掉谁,只好暂时休战?”</p><p class="ql-block">  “‘庄严承诺’?承诺下次停摆时,给大家换个更响亮的甩锅理由?”</p><p class="ql-block">  “‘全速运转’?是指我们这些‘国家齿轮’赶紧滚回去,把停摆期间没挣的工资,用加倍的无偿加班挣回来?”</p><p class="ql-block">  政府开门了。是的,就在那场由“菜鸟”引爆、“影后”直播、“人精”被卖、“饼哥”贡献了砌墙手艺和防空洞探险的惊天闹剧之后,一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了“重置键”。</p><p class="ql-block">  “失望之墙”被悄无声息地拆除,砖头据说被回收用于某个“社区美化项目”(饼哥怀疑是砌了哪个大佬的私人花园围墙)。防空洞里的物资不翼而飞,官方解释是“应急储备的例行轮换”。“菜鸟”富兰克林回去研究他的土壤数据了,档案清白得像被84消毒液泡过。“人精”桑德斯去了新老板那里,据说干得更加“如鱼得水”,毕竟经历过一次“清理”,操作起来更加娴熟。“影后”伊万卡的账号解封后,粉丝暴涨,她适时推出了“纪念版‘反抗无声’T恤”(用她直播被掐时的表情包设计),卖到脱销。</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就像一场高烧终于退了,除了身体还有点虚(比如还没补发的工资和积压如山的工作),似乎什么都没改变。</p><p class="ql-block">  塔台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雷达屏幕上光点穿梭,辛迪依旧在抱怨咖啡难喝,只是偶尔,大家交换眼神时,会流露出一丝心照不宣的荒谬感——他们共同守护着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个系统,就是个巨大的、运行在牛皮和咖啡因之上的豆腐渣工程。</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就是结局?”辛迪一边敲着键盘,一边懒洋洋地问,“雷声大雨点小,闹了半天,老爷们握手言和,咱们白折腾一场?”</p><p class="ql-block">  饼哥刚想用他标志性的“画饼论”回应,桌上的手机屏幕却突然亮起,一条新闻快讯粗暴地弹了出来,加粗的标题像一记精准的直拳,砸在了他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上:</p><p class="ql-block">  【快讯】因在边境墙预算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国会两党未能就下一财年预算案达成一致,美国联邦政府或于下月再次面临……停摆风险。</p><p class="ql-block">  饼哥看着那条新闻,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没有愤怒,没有无奈,甚至连一丝嘲讽都懒得奉上。就好像你看到天气预报说明天可能下雨,你会抱怨,但绝不会震惊——因为你知道,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下雨是常态,晴天才是意外。</p><p class="ql-block">  他缓缓拿起手边的对讲机,调整到塔台内部所有频道都能接收的频率,清了清嗓子。</p><p class="ql-block">  频道里充斥着各种指令和回复的嘈杂背景音。</p><p class="ql-block">  饼哥用他那特有的、带着一丝疲惫、九分戏谑的沙哑嗓音,平静地,如同播报一场即将到来的寻常雷雨,开口说道:</p><p class="ql-block">  “伙计们,听见了吗?系好安全带。”</p><p class="ql-block">  他顿了顿,仿佛能透过电波,感受到所有同事瞬间投来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欢迎回到——”</p><p class="ql-block">  他几乎能听到自己语气里那荒谬的笑意,</p><p class="ql-block">  “美利坚摆烂循环,第二季。”</p><p class="ql-block">  塔台里陷入了一秒钟的死寂。</p><p class="ql-block">  随即,各个频道里,传来几声压抑不住的、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的“噗嗤”声,以及几声认命般的、悠长的叹息。</p><p class="ql-block">  葛朗特,我们的“饼哥”,放下对讲机,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天空和跑道。一架飞机正轰鸣着滑行,准备起飞,追逐着远方的地平线。</p><p class="ql-block">  他知道,下一个“饼”,无论画得多么天花乱坠,内核依旧会是那熟悉的、永恒的、美利坚特供的……摆烂牌面粉。</p><p class="ql-block">  而他们这些“齿轮”,所能做的,就是在下一次机器卡顿、停摆、乃至可能散架之前,抓紧时间,能转几圈,是几圈。</p><p class="ql-block">  毕竟,在这里,“循环”不止,“摆烂”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文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创作后记:当荒诞成为日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敲下“全文完”三个字的时候,我仿佛听见了华盛顿上空传来一声混合着嘲讽与疲惫的叹息——这当然是我的幻觉,更可能的背景音是国会山里永不间断的扯皮,以及新闻频道里新一轮的危机预告。</p><p class="ql-block">  这部《美利坚摆烂记》,与其说是一部虚构小说,不如说是一次对当下时代情绪的文学速写。动笔的初衷,并非源于多么深沉的忧思,而是被一种“再不吐槽就要憋死了”的冲动所驱使。当我们目睹着政府停摆沦为周期性的政治体操,看着街头抗议与网络骂战共同构成信息时代的狂欢,听着那些冠冕堂皇的声明底下掩盖着赤裸裸的算计……你很难不产生一种强烈的荒诞感。</p><p class="ql-block">  于是,“饼哥”、“菜鸟”、“影后”、“人精”这群小人物便从这种荒诞感中诞生了。他们不是英雄,甚至算不上典型的“反派”;他们是系统里的齿轮,也是系统失灵时的“人质”和“弄潮儿”。我试图让他们承载这种普遍的困境与挣扎:</p><p class="ql-block">  “饼哥”葛朗特代表着普通人的坚韧与犬儒。他用插科打诨对抗无力感,那句“今儿的斋饭在哪儿?”是所有在宏大叙事下求生存的打工人的心声。他砌的“失望之墙”,既是抗议,也是一种苦涩的幽默。</p><p class="ql-block">  “菜鸟”富兰克林是理想主义撞上现实铁壁的缩影。他从想用数据改变农业,到不得不利用数据换取奶粉,最终卷入远超他能力的漩涡。他的经历是想说,在这个系统里,保持清白和养活家人,有时会成为一道残酷的选择题。</p><p class="ql-block">  “影后”伊万卡则是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的化身。在她眼中,主义与立场不过是不同款式的流量密码。她的“清醒”与“堕落”同样彻底,完美诠释了何为“愤怒是可以被算法定价和分销的商品”。</p><p class="ql-block">  “人精”桑德斯展现了权力游戏中的残酷法则。他自以为精通规则,手握底牌,最终却发现自己在更高维度的玩家面前,不过是一枚随时可以被“清理”的棋子。</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中,我刻意选择了调侃作为唯一的武器。因为当现实本身已经足够魔幻,任何正襟危坐的批判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笑声,那种带着刺痛和无奈的笑声,或许才能刺穿重重迷雾,触及那不堪又滑稽的真相。我想写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而是一幅灰度十足的浮世绘——在这里,没有绝对的胜利者,只有在一场无人负责的混乱中,各自挣扎求存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故事的结局,一切仿佛回到原点,新的停摆危机已在酝酿。这并非悲观,而是试图揭示一种令人不安的“常态”:危机不是意外,而是这个系统维持运转的一种特殊方式。问题不会被解决,只会被周期性地引爆,然后在巨大的噪音和短暂的疲惫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美利坚摆烂循环”,才是真正的“日常”。</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你读到这里,陪伴这些不那么完美、甚至有些滑稽的角色,走完这一程。如果这个故事曾让你会心一笑,或者在某一个瞬间让你感到一丝熟悉的窒息感,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p><p class="ql-block">  毕竟,在这个擅长“画饼”和“摆烂”的时代,我们唯一能确定无疑的,或许就是一起笑着看清:那个饼,它大概率又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