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心为线,串起生活的珍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来,心中总有一股文思涌动,不吐不快。生活中的点滴触动,身边人的悲欢故事,都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也催生出写作的冲动。我本无意于采风,也无心于记录,却总在某个瞬间被一种磅礴的情感攫住,逼着我提起笔,或在手机屏幕上敲下那些饱含激情、深情与恋情的文字。我写我心,大抵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这些心声的记录,连缀成篇,发在朋友圈或公众号,竟收获了朋友乃至陌生人的诸多赞誉。文字的力量如此动人,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慰藉,既温暖,也让我心生警醒。</p><p class="ql-block"> 我素以书法为业,视之为业余的主攻。几十载光阴临池不辍,可谓艰辛备尝,收获却寥寥,常觉愧对往日付出。未曾想,无心插柳的散文,竟成了我情感的出口。我未曾拜师学艺,也未曾系统阅读,更未钻研过什么章法技巧,只是凭着一腔感慨,将那些感人与事付诸笔端。看似率性而为,不拘章法,却因写的是心中所动、发的是肺腑之声,竟也能搏得三五好友的会心一笑,暗合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大体。</p><p class="ql-block"> 深知此道尚浅,若想行稳致远,便需回炉淬炼,恶补不足。于是,我轻轻地拂去书架上的微尘,翻出了那些年积攒的散文选集与年鉴。从《世界散文精粹》到《中国散文精华》,从《名家散文精品集》到《读者》的典藏版,更有我素来仰慕的李春雷先生寄赠的散文精选。我沉潜于大师们的字里行间,汲取着智慧与养分,弥补着自己的短板。</p><p class="ql-block"> 在大师们的文字里,我渐渐悟得了散文的真谛。它确是文学体裁中最自由活泼、无拘无束的一种。看似散漫如水,信手拈来,内里却有一根精深的思想红线,将生活海洋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这根“线”,便是那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思想洞见;那些“珠”,便是人与事的片段与细节。所谓“形散而神不散”,正是此理。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便可天马行空,挥洒自如。</p><p class="ql-block"> 回看我过往的文字,那些所谓的“瞎蒙”,或许正是凭着一股未经雕琢的真情,无意中触碰到了那根“神”之线。</p><p class="ql-block"> 未来的闲淡生活,将是散文创作的开始。我愿以生活为海,以心为线,将那些值得铭记的点点滴滴,悉心串起,让它们在时光中成为温润的珍珠。这既是生活的馈赠,亦是我心之所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