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故事《凤岗里“冯主桥”

俊哥

<p class="ql-block">福州凤岗里有36宅,有句话说:“凤岗里36宅,走得你双眼直翻白。”凤岗里有一座“冯主“冯主桥”,相传是为纪念抗倭有功的冯探花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倭寇时常进犯福建沿海,所到之处烧杀奸淫抢夺,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冯宅出一个武探花,姓冯,武功高强,骁勇善战,朝廷命他带兵征剿。他一出师就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灰溜溜逃回日本。冯探花凯旋归来,乡民感念他的功绩,特地建造了一座桥,名为“探花桥”。</p><p class="ql-block"> 过了几年,冯探花去世,倭寇又来进犯。他们从福清海口登陆,接着连江、罗源、闽侯、福州相继沦陷。有一天,倭寇来到凤岗里洗劫,经过“探花桥”时,回忆起当年被冯探花征剿的往事,不禁动起杀心,存心报复。便下令进到冯宅乡,凡是姓冯的,不论男女老幼,一概斩尽杀绝,冯宅乡除了一个女孩子上街买东西幸遭难,其余三百多口统统死于倭寇的刺刀之下。</p><p class="ql-block">这个幸存的女子名叫冯玉莲,是冯探花家里的婢女,那天奉主母之命,上街买东西,回来时走到桥头,就看见乡里火光冲天,倭寇正在杀人放火。她赶紧躲到桥底下石墩上。因为石墩上面有桥身遮盖,下面是滔滔流水,所以她没有被倭寇发现。她在桥下躲了两天,对乡里发生的浩劫全然不知。到了第三天,她饿的四肢无力、奄奄一息。凑巧,有一个姓游的卖油郎,挑着油担从桥上走过。因为天气炎热,他口渴难当,就将油担停在桥边,走到江边去取水解渴。突然间抬头看见石墩上有个女的,躺在那里,不知是死是活,就走过去看个究竟。近前一看女孩还有气息,应是饿昏,乡里刚遭受浩劫,去哪里给她找吃的?他就取来花生油,慢慢灌入女孩的口中,女孩子渐渐苏醒过来。卖油郎送她回乡里时,她才知道发生了一场惨痛的灾难。</p><p class="ql-block">后来,冯玉莲为了报答卖油郎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卖油郎父母双亡,单身一人,也愿意移居冯宅乡,与冯玉莲结为夫妇。再后来生了二个孩子,一个姓冯,一个姓游,继承了两姓的香火。冯玉莲为了纪念她的主人,就将“探花桥”改名为“冯主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