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接续上篇!</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5.11.11,星期二,多云天气,闽都福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下午,骑电动车去大利嘉城一趟,买了一个充电宝。</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回程时,又经过南公园与其毗邻的南公河口历史文化街区。还有一些时间,因为晚间6:00左右要回家给母亲准备晚饭(其实就是捞碗面,简单但需要准时,大概都是这个时辰),遂又停车进去转了一圈,中心目标是天后宫,这次倒是给撞见了,没白跑一趟。</p> <p class="ql-block">▽这里属于妈祖巷;</p> <p class="ql-block">▽功德碑;</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媽祖簡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媽祖原名林默,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年僅28歲。民間廣泛流傳她生前“窺幷得符”、“伏機救親”、“降魔鎮娛”、“化草救商”等神話故事。宋、元、明、清歷代朝廷均有勅封,累計多達38次,封號多達26個,从“夫人”“天妃”“天后”直到“天上聖舟”,成爲天下闻名的“海峽和平女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神女廟,長護海霞紅”。長期以來,媽祖受到人们感載尊崇,經過一千多年分重傳播,媽祖从莆田湄洲逐渐走向世界。福州天后宫是省会人民就近紀念媽祖活動的行宮之一。它座落在城市中心,繁華的國貨路東段,南公園後面。據明朝王應山《閩都記》第十三卷載:天妃宫在河口尾、元朝建,明朝成化間重修”。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在福州文化名城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清光緒皇帝時,由駐禁在附近的水師營總督吳鼎主持擴建,佔地面積千餘平方米,其規模相當雄偉壮觀,是座頗有獨特閩南風格和少有的民間名勝古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於天后宮地處水陸交通要道,是進出福州城的一大門户。平時香火十分旺盛,許多達官貴人經此地必定進宫上香求個吉利。遠道而來的日本、東南亞各國和臺灣港澳商船也停泊在附近港內。一方面進行商品貿易,另一方面向媽祖頂禮膜拜,特别是設在琯後街的琉球會館年年都來進貢。因此,這裏是中外共同紀念媽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榕城這座珍貴的天后宫在歷史長河中也出現過興衰起落,特别是在“文革”破四舊期間,遭受了一塲空前的浩劫。看管宫殿的最後一位汀江師被逐離宫,神像蕩然無存;1974年宫内竹器社工場火災燒去戲臺照樓;直到1983年,在周圍鄉衆僑胞的熱心支持下,才重塑金身擺起香案。從此,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和九月初九日又按風俗舉行隆重的祀典和演戲等紀念活動。隨着滾滾而來的“媽祖熱”浪潮,不少海外游客和回國觀光港澳臺胞也前來進香朝聖。我們深信在媽祖“光被四表”的庇護下,朝聖者一定會平安順利、生意興旺。對樂意捐助天后宫幹一番事業、立一代豐碑的開拓者,我們將勒石永載天后宫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州天后宫理事會贰雲零壹年(辛巳)仲夏立</p> <p class="ql-block">《大事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神女庙 光被四表擢。据历书记载明朝年间就在此处建宫。解放后被竹器社及皮鞋厂占用多年,經群众迫切強烈要求,直到一九八四年才恢复重塑妈祖全身,又历六载的努力,于一九九O年产生理事会员十六名,制定章程,履行职责,各项工作,颇有名气。又在吴華珍女士的带领下,乡亲群众的热心支持下,集资十余万元,于二00一年初翻旧造新大型修建天后宫殿,当年九月七日竣工典礼,召开盛会,各界人士参加,喜酌庆奖、电视广告,声势浩大,立碑三桩。新宫规模初具,博得湄州妈祖庙董事会录临剪彩送匾,常年引来中外达官贵人,并定每年妈祖生日和九月初九举行隆重祀典朝拜,规模宏大,气派壮观,深信日益旺盛。现正式成立天后宫理事会,正理事长:吳華珍。副理事长:倪孟兴。理事委员:王春贵、高爱贞、张娇英、林月仙、林祖仁陳木金。特树碑立传,永载史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福州天后宫理事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00二年五月五日立</p> <p class="ql-block">▽二位在宫值守的大哥告诉我,原来的天后宫面积更大,只是因为多重原因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陈丽娟,法名妙善,祖籍福建莆田,生于福建邵武,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现新福州人。步入社会先是自营出口贸易、旅游开发及文宣等,之后做项目十年左右。二十几年光阴,历尽人生种种磨炼,略尽报答父母生养之恩;二十几年前家里变故后,用八年的青春岁月无私地帮3个弟妹完成学业,此乃大姐之担当。然而,生与佛道有深邃之缘,肩负传承正统道法使命,虽风华正茂,于2019年农历二月初一受观音菩萨的点化等,出家通入寺庙、宫观,传承观音菩萨与妈祖的衣钵。至今已近六年光阴,人为原因艰难挫折仍怀善念,皈依道门意志坚。得天护及观音菩萨与妈祖的加持亦深得社会有识之士的认可与尊重!积极参与闽台两岸一家亲,有缘宫观、寺庙、省媒体等主办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动。2023年由陈丽娟自己作词的人生的第一首歌《观音,妈祖》,阐明了观音、妈祖的新认识,提出了一些宗教方面的积极健康的观点,此歌已上全国卡拉OK!为民俗信仰注入一股爱国正能量。她把辉煌与健康的人生化作神奇力量,为此,妈祖圣陵史学研究奠基人、嫣祖文化学者连于和先生(哲农)见状为她作词《妙善之歌》,此歌上了《今日头条》与全国卡拉OK。</p> <p class="ql-block">▽在天后宫,见到了这位法号妙善的出家人,谈吐不错,她正与二位对之有兴趣的阿姨大谈她的经历和心得!</p> <p class="ql-block">▽游毕即归!</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