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悔自渡——《百妖谱》系列故事赏析(化蛇·四·终)

树洞

<p class="ql-block">  动漫《百妖谱》是根据裟椤双树同名小说改编,董易执导的新国风志异类动漫,2020年起在bilibili平台推出,目前第五季(洛阳篇)已完结,无论是新国风画风,还是国风配乐都值得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本故事来自第二季,共四集。</p><p class="ql-block"> 本系列美篇配乐均来自动漫《百妖谱》。本故事我用了个人比较喜欢的《蜉蝣少女之歌》。</p> <p class="ql-block"> 剧情接续上集。</p><p class="ql-block"> 鹿门山僧人觉悔恳求桃夭,在空明除妖当日,由自己顶替蛇妖小白赴死,以保全小白的性命。</p><p class="ql-block"> 桃夭不解,问他:“它不过是一条与你无关的小蛇妖,何至于此?”</p><p class="ql-block"> 觉悔轻声叹息,道出缘由。</p><p class="ql-block"> 此前剧情中,通过导演的种种明示与暗示,觉悔的身份已逐渐明朗——他正是本故事的核心角色,妖怪“化蛇”,即片中多次一闪而过、头生双角的神秘身影。</p><p class="ql-block"> 而他之所以请求桃夭使用偷梁换柱之法,代小白受死,是因为鹿门山连日雨灾的源头,正是他当年因故丢弃于八角井中的化蛇断尾,与蛇妖小白的妖气相互交织所致。若要终结雨灾,两道妖气必须除去其一。换言之,他与小白之间,只能有一方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  桃夭一句“你竟变得如此心软”,将觉悔僧人的思绪再度牵回千年前。</p><p class="ql-block"> 《百妖谱》中关于化蛇的记载不过寥寥数十字,除却外形描写,余下字字皆是世人成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有妖物,人面豺身蛇尾,有翼,招大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化蛇生性顽劣,常幻化成蛇类掩人耳目,四处游走。一旦妖性大发,必引洪水滔天。”</span></p><p class="ql-block"> 觉悔僧人原本只是一只备受欺凌、遭人排挤的小化蛇。一次濒死之际,他侥幸被一条同样名为“小白”、同样身怀疗愈之能的蛇妖所救。自那以后,化蛇此生唯余两个心愿:一是努力变强,守护身边之人;二是让世人知晓,莫欺少年穷。</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如愿以偿,雄踞一方,呼风唤雨。然而权势引来众多高手术士,以诛邪之名前来讨伐。可他修为高深,本事通天,来者皆有去无回。渐渐地,他也不再把这世间放在眼里。</p><p class="ql-block"> 直至内贼作乱,他痛失城池与挚爱女子。大难不死的他怒火难抑,理智尽失,终引洪水淹城,未留一个活口。</p><p class="ql-block"> 当年桃夭本是奉命前来诛杀他,可眼见着他怀抱死去的“小白”,痛声悔道:“我原以为,本事越大,拥有的就越多。如今才知……并非如此。”桃夭腕间金铃却始终未响。</p><p class="ql-block"> 最后,心灰意冷的化蛇自断其尾,只轻声说:“我想试试……再不能呼风唤雨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之后的千年岁月里,化蛇便以法号中带“悔”字的僧人身份,于鹿门寺中一世又一世地修行礼佛。可纵然轮回重复,他却始终未能参透心中执念:</p><p class="ql-block"> 他曾坚信“莫欺少年穷”,这信念,是否本就是一种妄念?</p><p class="ql-block"> 当年为对抗世间不公,他大开杀戒,是否早已背离初心?</p><p class="ql-block"> 众叛亲离之际,盛怒之下祸及一城生灵,是否已将他推入无法回头之境?</p><p class="ql-block"> 千年来,他百思不得其解。直至这一世,法号“觉悔”的他听从师命外出散心,遇见因他当年丢弃在八角井中的断尾妖气吸引而来的小蛇妖“小白”。</p><p class="ql-block"> 而这次与“小白”的相遇,终成了他参透往日种种执念的“机缘”。</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蛇妖小白与昔日爱人的名字相同,又或许是在她身上看到了同样疗愈众生、无私救人的善念,觉悔(化蛇)的内心被悄然触动。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执念,并默默效仿小白,以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曾经如铁链般缠绕心头的执念,终于有了松动。他不再倚仗强大的法力,而是以凡俗之躯行善——捐出积蓄施粥赈灾,默默救济苦难之人。直到某日,一个小和尚的话点醒了他:强者并非只有以力服人,仁心仁义,亦能成就另一种强大。</p><p class="ql-block"> 一念可成障,一念亦可通明。</p><p class="ql-block"> 回望化蛇这一生:</p><p class="ql-block"> 年少时,他因出身与身份受尽欺凌,凭一股“莫欺少年穷”的意气,苦修法力,誓要出人头地。</p><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执迷于力量,听不进旁人劝诫,终误入歧途,酿下大错,最后只能断尾求生,苟活于世。</p><p class="ql-block"> 中年以后,千年岁月中他礼佛参禅,寻求内心解脱,却始终困于执念,未能真正通透。</p><p class="ql-block"> 直至命运再次将他推向生死抉择的关头。跨越千年,他先后被曾经的爱人小白与眼前的蛇妖小白两次点醒,终于领悟:力量从来不是强者的唯一标识。纵有通天法力,若无善念,不过是一方妖魔;即便法力全失,怀仁行义,亦能成为世人敬仰的圣人。</p><p class="ql-block"> 最终,他选择自我牺牲,以生命完成最后的救赎。导演以他被杀后金光冲天的一幕,为他加冕——那不仅是一道光芒,更是一种至高致敬,致敬一个妖,终于活成了圣。</p> <p class="ql-block">  动漫改编至此,感觉小说里把蛇妖“小白”用桃夭帮它取名为“白素贞”方式成挂靠经典民间故事《白蛇传》这一桥段,倒是有些画蛇添足了。</p> <p class="ql-block">  化蛇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惊喜的是,这集末尾还藏了一个彩蛋。除去彩蛋,片尾曲的画面里,桃夭仿佛在梦中与年幼的自己邂逅。这个片段意境很美,我特意截取一段视频来留念。</p> <p class="ql-block">  彩蛋的内容是之前被改编掉的内容,为了引出后面的故事,放在片尾了。</p><p class="ql-block"> 小和尚磨牙被一队以一个戴面具的人为首的白马骑兵(小说白马,动漫成了黑马)掳走,并以两枚“聚海明珠”代价从桃夭手里强行买走了。</p><p class="ql-block"> 预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树洞,给大家推荐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影视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