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焕新”思维擘画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Rise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拼价格”到“拼技术”,赛力斯实现对传统车企的“弯道超车”;从“卖资源”到“卖风景”,山西大同走出一条转型发展新路;从“全面禁止”到“有序开放”,政府激活地摊经济的一池春水……放眼“十四五”的辉煌成就与“十五五”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本身,就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焕新”实践。焕新,是与时俱进的智慧,是相时而动的思维,是勇于自我革命的气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正是立足新阶段、洞察新趋势,以全面的“焕新”思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不竭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展动能“焕新”,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 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在于推动发展动能的迭代升级。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将创新置于核心位置,通过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正如“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未来更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转变生产方式,组织科技攻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锻造坚实引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治理体系“焕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这意味着,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也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300多项改革任务在“十五五”期间完成,无不彰显通过体制机制的系统性“焕新”,释放制度红利,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生福祉“焕新”,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会着重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从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到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一系列部署旨在对民生服务与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焕新”。这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投入,优化政策,用干部的“汗水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站在“十四五”胜利收官、“十五五”即将启程的历史节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唯有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发展的“焕新”、改革的“焕新”、民生的“焕新”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才能不断夯实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崭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漳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陈佳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