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融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产业提质 民生暖心 杨安乡把“全会精神”化作乡村幸福味

沁县融媒——王艳

<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乡村发展锚定航向、注入动能。地处沁县林区的杨安乡,紧扣“生态打底、产业拉驱、民生暖心”核心主题,将全会精神转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用接地气的实招硬功,让乡村振兴蓝图在山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 <p class="ql-block"><b>  光伏“晒太阳” 山窝窝长出“金元宝”</b></p><p class="ql-block"> 全会强调“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杨安乡顺势而为,把阳光变成“生财密码”。山头之上,总投资4.5亿元的星阳新能源光伏项目,蓝色光伏板如“致富海洋”铺展山坡,已顺利并网发电;总投资4亿元的山西国岳电力光伏项目施工正酣,预计明年6月底全容量并网。两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100余万元,200兆瓦“绿电组合”不毁山林植被,还让昔日闲置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常年“生金产银”的宝地,完美诠释了全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p> <p class="ql-block"><b>  科技“种田地” 老农活跑出“加速度”</b></p><p class="ql-block"> 围绕全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部署,杨安乡给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在杨安村的田间地头,无人机播种、施肥、打药一气呵成,以前十几人忙一天的农活,如今几小时搞定。乡亲们笑着说,以前肩扛手刨,现在科技帮着打胜仗!农机升级按下“快进键”,柳沟投资50余万元购置各类大型农机具,许庄、佛堂岩各投20余万元添新装备,科技赋能直达田间,让种地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让“米袋子”更稳、“钱袋子”更鼓,生动落实了全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b>  实事“暖人心”小村庄有了“幸福样”</b></p><p class="ql-block"> 践行全会“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宗旨,杨安乡把民生实事办到乡亲心坎上。走在杨安村、柳沟村,新修的巷道平平整整,新建的石堰整整齐齐,绿化走廊草木青青,柳沟村还投资20余万元建起小公园,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唠家常、享清闲的好去处;泉则坪村的排水渠畅通无阻,松交村筹资百余万元硬化水泥路,终结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扰;松交、杨安等5个村安装路灯500余盏,夜晚的乡村亮如白昼,既照亮了出行路,也暖透了乡亲心,让和美乡村的幸福图景在脚下铺展。</p> <p class="ql-block"><b>  蓝图“绘到底” 好日子有了“新盼头”</b></p><p class="ql-block"> “十五五”规划提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与二十届四中全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要求高度契合。杨安乡早已绘好发展蓝图:借力沁县驭风行动,推进50MW风电项目,与光伏形成“风光互补”格局,让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兆瓦;依托森林资源和翁城山生态农场,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线路,带火农家乐和土特产;同步修好产业路、升级电网、实现5G全覆盖,让偏远乡村不再“偏远”。</p> <p class="ql-block">  待规划落地,百姓收入将再上台阶,乡村环境愈发宜居,杨安乡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扎实成效,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精彩答卷。</p><p class="ql-block"><b> 王艳 吴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