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日与几位老友小聚,闲谈间不觉提起南京这几十年的变迁。我们皆是这座城市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她日新月异的受益者。话至深处,不约而同,皆生出几分由衷的赞叹与身为南京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席散后,我犹觉意兴未尽,便决定独自走走,细细品味这金陵城的秋夜。自云南路转入中央路,缓步而行。夜色正浓,路上车流如织,行人却已稀疏。道旁的梧桐与香樟,如沉静的卫兵,守护着这片安宁。宽阔的马路两侧,楼宇参差,风格各异,每一扇窗后透出的灯火,每一道轮廓上流转的霓虹,都像是这座城市无声的呼吸,在溢彩流光中,衬出六朝古都特有的静谧与安详。沿街的店铺并未沉睡,它们以独具匠心的灯光与装饰,昭示着各自的品牌与性格。我一路看去,衣食住行,应有尽有,不同的招牌背后,是同样热气腾腾的生活。千年的金陵烟火,便在这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中,悄然延续。这,或许就是一座城市最真实的文化,最鲜活的市井脉搏。</p><p class="ql-block">算来,我定居南京,已二十六年有余。竟是头一回,如此刻意地在深夜里,以脚步丈量这座被誉为“世界文学之都”的城池。二十六载寒暑,让我在风雨中,渐渐看清了支撑这座城市风骨的内在力量。你看那梧桐、香樟、银杏、水杉与松柏,它们以坚韧的生命力,为南京织就了四季常青的衣裳。长江,以她不舍昼夜的奔流,吟唱着大江南北创新奋进的激昂乐章。紫金山是城市的绿肺,无论春秋代序,总是默默涵养着城东的灵秀之气。而那蜿蜒的明城墙,则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无须言语,只用斑驳的砖石,便诉说着六百年来的风雨传奇。</p><p class="ql-block">玄武湖则像一面巨大的魔镜,将天光云影、山色楼台尽收于一泓碧水之中。四时之花次第绽放,湖畔的古建与现代化的地标建筑比邻而立,如同一张张递出的城市名片,向每一个驻足的人,娓娓道来着古都的前世与今生。</p><p class="ql-block">南京长江大桥,曾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情,见证了新中国建设的荣光。如今,它仿佛一位自豪的兄长,望着江面上陆续出现的二桥、三桥、四桥、五桥,以及江底穿行的条条隧道。这江上水下联通的,不仅是地理的天堑,更是南京不断超越的梦想。老桥与新桥并肩,旧城与新城辉映,古典的韵味与现代的韵律在此交织,为这座六朝古都注入了新的希望、不竭的动力与广阔的愿景。</p><p class="ql-block">此刻,我漫步在灯火辉煌的中央路上,身为一个异乡而来的南京人,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与从容。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子,我满怀自豪,深怀感恩。于是,我昂首阔步,融入这未央的南京之夜,走向更明亮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