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极简史第二卷第四篇 上(棣装疯,为谋反,靖难上,景隆叛,开城门,棣统一,建文失,棣称帝)

尘珩鉴

<p class="ql-block">书接上文,咱们的燕王朱棣看到这情况啊,那叫一个害怕,心中是毛骨悚然,生怕有一天这削藩的刀也能落到他的头上。您猜怎么着?这朱老四对付建文,方法真是一绝,在王府开始装疯卖傻,甚至吃起了猪粪(21世纪戏剧化)。除此之外,这朱老四还到大街上,奔走呼号,抢夺酒食,言语错乱,有时甚至藏在泥土里睡觉(《皇明鸿猷录》卷七《靖难之变》记载)。还有更离谱的,这家伙竟然在盛夏时节,抱着火炉大喊:“好冷啊,好冷啊!”(《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记载)。当时他为了躲过建文皇帝的法眼,可是煞费心机,不仅装疯卖傻,还装病,在宫中甚至要拄着拐杖行走……您可要知道,他当上皇帝之后,可是五征漠北的沙场帝王啊!(《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记载)。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燕王倒是真会挑时候——远处的南京应天府,齐泰、黄子澄要求诛杀燕王,而建文皇帝对他四叔好像还有那么一丝丝感情,正在犹豫不决,朝廷最终决定先下诏斥责朱棣(《明史·成祖本纪》记载)。听到斥责的朱棣,就开始了刚才上述的装疯行为。</p> <p class="ql-block">好!朱棣的装疯卖傻,咱就说到这,接下来言归正传,话归正轨。要知道,看似装疯称病的燕王朱棣,实则暗地里一点也不老实,他联系了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密谋之后,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计策,命指挥使张玉、朱能暗中招募800勇士入府守卫(这些便是朱棣的初始资源,他是怎么用这初始资源统一天下的呢?敬请期待后续)。七月癸酉日,朱棣准备造反了,他在端礼门埋伏壮士,诱骗张昺、谢贵进入王府,然后将二人斩杀,手段极其残忍。随后趁北平守卫空虚之时,一举夺取北平九门。在封建王朝的时代背景下,造反或政变没有理由可不行,这也极致展现了朱棣的虚伪——他装着帮侄子清君侧的样子,用着最“正义”的语言,实则造了反,最终致使建文帝下落不明。他还自己给自己找补,把《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偷换概念,随即起兵“靖难”。靖难之役这场大戏,也正式拉开了序幕(参考《明史·成祖本纪》)。</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便是靖难之役的全过程:朱棣正式起兵靖难后,通州军民率先归附,这代表着朱棣的势力完成了第一次小规模扩张,也算是靖难之役的一个里程碑。紧接着,燕王率军攻克蓟州,遵化、密云见燕王势大便纷纷归附;随后燕王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要隘居庸关,于七月十六日杀掉建文眼线宋忠——就这,朱棣还好意思说自己是起兵靖难,实则就是谋反!永平府在十八日宣布归附燕王,这下朱允炆害怕了,生怕燕王势力坐大,便下诏让辽、宁二王返回京城。辽王由海路返回南京,宁王却不乐意,他深知此番回京便是万劫不复。建文元年八月初一,朱允炆可真够糟蹋老将的,让耿炳文重掌兵权,率30万大军驻扎真定,手下都督许凯驻河间。要说为何启用耿炳文,主要是朱元璋当年杀戮过重,朝中能用的将领已然没几个了。都督潘忠、杨松驻守莫州,其先锋9000人已占据雄县,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燕王朱棣率军迎战。初九日,朱棣抵达涿州,驻军娄桑,令军士喂饱战马、饱餐一顿,黄昏时分渡过白沟河。朱棣这家伙老奸巨猾,趁着中秋之夜谋划攻城,他对将士们说道:“今夜中秋,敌军定然不会料到我军到来,必定饮酒作乐,咱们趁其不备,夺下城池!”随即催促大军急行,半夜抵达雄县包围城池。谁知某位守军跟个傻子似的大骂燕军,这一下点燃了燕军怒火,众人如脱缰的野马般猛攻,黎明时分便斩杀无数守将守兵。可这燕王啊,想干就干,偏要装虚伪,竟然恬不知耻地说道:“我举义兵是为了安定社稷、保护百姓,岂能滥杀?”这场战役中,朱棣凭借谋略生擒潘忠、杨松,随后率军突袭真定,将为大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耿炳文打得大败,连克数城。</p> <p class="ql-block">这时候,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建文皇帝竟然把经验丰富的老将耿炳文换下,换上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这便是传说中的又一位“大明战神”,也就是标题中说的那位投降燕军的主儿!要知道,当时李景隆手握50万大军,屯驻河间,不久后便率军抵达北平卢沟桥。但凡有点谋略的人都知道,此处无人驻守定是有埋伏,可李景隆偏不这么认为,还大言不惭地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呵呵,李景隆随即发起攻城战,可他既不会指挥,又带不好兵,连续几次猛攻,硬是没拿下北平城。嘿,您猜怎么着?天命简直偏向朱棣!城墙之上的水突然结冰,攻城士兵根本无从着力,这位“大明战神”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只得放弃攻打北平。</p> <p class="ql-block">咱们的视角回到朱棣这边:朱棣抵达永平府后,当地守将吴镐惧怕朱棣,不敢迎战,退守山海关。朱棣趁机率军攻打大宁,还设计骗取了之前提到的宁王兵权——不得不说这宁王也太惨了,横竖都是被夺兵权!不过这对靖难之役来说,却是个巨大的里程碑,燕王的实力因此突飞猛进。随后燕王回师北平郑村坝,与李景隆展开大战,不出所料,李景隆被打得大败,窜得比谁都快,一路逃窜至德州,与他之前的豪言壮语形成鲜明对比。十二月,朱棣又连克三城(大同、广昌、蔚州)……</p> <p class="ql-block">参考史料</p><p class="ql-block"> 权威野史</p><p class="ql-block">1. 《皇明鸿猷录》卷七《靖难之变》</p><p class="ql-block">2.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燕王起兵》</p><p class="ql-block">正史</p><p class="ql-block">3. 《明史·成祖本纪》</p><p class="ql-block">祖训</p><p class="ql-block">4. 《皇明祖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