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深秋的清晨,微风裹挟着薄雾,丝丝凉意直往衣领里钻。高新一中东门的路灯还晕着一圈暖黄,穿蓝马甲的身影却已踩着湿漉漉的露水,三三两两聚在朦胧的晨光里。</p> <p class="ql-block"> 他们是七年级A3班的家长,此刻站在这里,不只是为了护送一个孩子,更是为了守护一整座校园的清晨。这份看似简单的执勤,承载着比交通疏导更深的意义——那是家校之间无声的契约,是成年人为孩子筑起的第一道安全防线。</p> <p class="ql-block"> 呵出的白气刚成形,便散在清冽的风中。有人搓着手,仔细为荧光棒套上腕带;有人对照执勤表,轻声确认各自岗位。家委会主任清亮的声音穿透晨雾:“3组路口疏导到齐没?南北红绿灯岗的家长往这边走!”每一个到岗的名字被念出时,都伴随着坚定的回应——那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 天光未醒,高新路上已浮起流动的车灯。蓝马甲如溪流般散入路口每个角落:斑马线旁,抬起的手臂划出明黄色的弧线,“同学慢点,跟紧队伍”;违停车窗前,弓身轻叩的家长语气温和却不容退让,“麻烦往前挪一点,孩子们要过啦”。这份温柔里的坚定,源自于他们深知——此刻掌心的温度,牵系着无数家庭的希望;此刻守护的秩序,正是孩子们理解责任的第一课。</p> <p class="ql-block"> 秋风卷着落叶擦过裤脚,有人朝掌心呵口热气,转身便牵住奔跑太急的孩子;有人被车灯晃得眯起眼,揉一揉又抬手示意车辆暂停。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实则构筑了一个无形的守护圈。当每一个孩子安全踏入校门,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这一刻的平安,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秩序与关怀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当时钟走向七点半,晨光漫过梧桐树梢,校门口的人流已如涓涓细流,顺畅地汇入校园。蓝马甲们聚在路边整理装备,鼻尖冻得泛红,眼角却漾开暖意。执勤结束后,家长们应校方邀请走进学生餐厅,亲身体验孩子们的用餐环境。整洁的餐桌、热气腾腾的早餐,让这份守护从校门延续到餐桌,共同编织成一张更加完整的关爱之网。</p> <p class="ql-block"> 晨雾渐散,马路上的车痕泛着湿润的光泽。那些蓝马甲的身影被朝阳拉得很长,很长——这何止是深秋清晨里比日光更暖的温度,这分明是一座城市最生动的文明图景,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年古训在今天最朴素的实践。他们在晨光中站成的,不仅是守护的屏障,更是一座城市温情的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2028届A3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