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东路支行全体青年员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基石+特色青年赋能周课”(第九课)活动

杨鹤群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11日,石东路支行全体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基石+特色”培训,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等内容,系统梳理了个人信贷业务的核心知识与实操要点,有效弥补了业务短板,现将培训收获与后续计划总结如下: </p><p class="ql-block"> 一、培训核心收获</p><p class="ql-block"> (一)夯实理论基础,明晰业务边界</p><p class="ql-block"> 深入学习了个人信贷业务的政策法规框架,明确了贷款申请、调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全流程的合规要求;掌握了不同信贷产品(如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的产品特性、目标客群、额度利率规定及风险点差异,对业务开展的“可为”与“不可为”形成清晰认知。</p><p class="ql-block"> (二)强化风险意识,筑牢合规防线</p><p class="ql-block"> 通过典型风险案例剖析,深刻认识到个人信贷业务中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欺诈风险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学会从客户征信报告解读、交易背景核实、资金流向监控等多维度识别风险信号;树立了“合规为先、风险可控”的业务理念,明确了自身岗位的责任边界,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合规风险。</p><p class="ql-block"> (三)交流经验方法,拓宽业务视野</p><p class="ql-block"> 各网点青年员工围绕实际业务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客户沟通技巧、复杂场景处理经验等实用方法;借鉴了优秀案例中的业务思路,对如何优化客户服务、提升审批效率、降低不良率有了新的启发,为后续业务开展提供了多元参考。</p><p class="ql-block"> 二、现存不足反思</p><p class="ql-block"> 1. 对部分复杂信贷场景(如联合贷款、异地客户贷款)的风险识别能力不足,缺乏实际处理经验;</p><p class="ql-block"> 2. 信贷产品的组合运用能力有待提升,面对客户多元化需求时,难以快速匹配最优产品方案;</p><p class="ql-block"> 3. 贷后风险监测的敏感度不够,对潜在风险信号的预判与处置能力需进一步加强。</p><p class="ql-block"> 三、后续改进计划</p><p class="ql-block"> 1. 深化理论学习,结合培训资料与业务手册,组织青年员工重点攻克复杂场景的政策要求与风险处置流程,每周梳理1-2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p><p class="ql-block"> 2. 加强实操练习,鼓励青年员工主动参与实际业务全流程,在实践中积累客户沟通、产品匹配、风险排查的经验,提升业务熟练度;</p><p class="ql-block"> 3. 持续加强与同事的业务交流,主动请教资深员工的实战经验,不断拓宽业务视野,提升综合服务能力。</p><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为我行后续开展个人信贷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行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组织辖内员工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坚守合规底线,严控业务风险,提升服务质量,为业务的稳健发展贡献自身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