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11.12福襄思语】</p><p class="ql-block">高铁上,前排乘客为了躺坐着更舒服,把靠背放得很低,以至于后排乘客只能坐着一动不动,稍微移动一下身子就非常困难。</p><p class="ql-block">高铁、长途大巴上的座椅靠背调节,从来都不是单一乘客的“舒服特权”,而是公共空间里的权利平衡。适度后放靠背追求舒适无可厚非,但过度倾斜导致后排乘客动弹不得,本质上是忽视他人权益的自私行为。</p><p class="ql-block">公共交通的核心是“共享”,每个乘客都享有平等的乘坐空间。前排无节制后躺,看似满足了自己的舒适需求,却压缩了后排的活动空间,吃饭、喝水、调整坐姿都变得艰难,长途旅程更成了煎熬。这种行为的背后,是缺乏公共意识的表现,把个人便利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p><p class="ql-block">舒适的边界是不影响他人。调节靠背时,不妨回头看看后排是否留有足够空间,或者轻声询问一句;遇到前排过度后躺,后排乘客也可礼貌沟通。公共空间的和谐,需要每个人多一份体谅与克制。少一分“自我中心”,多一分换位思考,才能让每一位出行者都能在合理的空间里享受旅程,这才是公共出行应有的温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