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离徽州天路十来公里便是4A级雄村景区,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村落。村中最负盛名的是竹山书院,它是徽州最古老的书院之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p> <p class="ql-block"> 书院内的文昌阁巍峨壮观,是雄村的标志性建筑。站在阁上远眺,绵延的群山、蜿蜒的江水、古朴的村落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早晨,大家早早起床,驱车来到徽州古城边的“老虎灶小吃”。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美食早餐店,传说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这也是我第四次来这里吃早餐。小吃品种繁多,食客络绎不绝,大家各取所需点了几份。说实话,谈不上有多美味,但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带着大家开启了徽州古城漫游。没走几步就来到许国坊石牌楼下,仰望着这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立体石构建筑,八根石柱撑起的不仅是精雕细琢的石雕,更是古徽州三朝元老的显贵与荣光。</p> <p class="ql-block"> 穿过石坊向西便是徽州府衙。随着太阳升高、气温回升,旅行团的游客和学校秋游的学生叠加在一起,显得人多拥挤,于是我们选择避开人群,前往徽园、仁和楼观赏。踏在青石板与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穿梭于徽派古民居和摩肩接踵的马头墙之间…… 。</p> <p class="ql-block"> 从瓮城出古城,练江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北岸的渔梁老街依然保持着清代风貌,蜿蜒一公里的鹅卵石街面被当地人称为“鱼鳞街”。老街依然有居民居住,他们在古建筑前晾晒衣物,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绵长。</p> <p class="ql-block"> 沿江东行约两公里即是渔梁坝,这座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的古坝,横卧在练江之上,百米长的坝体全部用重达吨余的花岗岩石锁般将整座大坝紧密相连,古人用智慧建造了这座被称为“江南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惜因渔梁坝正处于修整而被围挡而只能作罢。(以下渔梁坝照片为往年游览时拍摄)</p> <p class="ql-block"> 驾车途中遇到的千年古樟树。</p> <p class="ql-block"> 前往昌溪古镇途中路过始建于宋的北岸村,它四周青山环抱,是徽杭古道上的交通要道的典型徽派古村落,以吴氏宗祠(明代,中华吴姓现存较大宗祠,内有“百鹿图”“西湖十景”石雕及历代礼器)和风雨廊桥(明末桥身、清代廊屋,三洞石拱桥)为核心景点。</p> <p class="ql-block"> 古村历史悠久,上百座明清古民居、石板街巷,保留黑白徽派建筑风格,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和保护,与周边的古村比较显得破败,几乎也没有游客。</p> <p class="ql-block"> 昌溪古镇位于歙县昌溪乡,始建于唐代,明清时期形成了长达3公里的徽派建筑群。村里现存太湖祠、周氏宗祠两个国家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昌溪的古街老巷中,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千年的历史上。这里的古建筑规模宏大,雕刻精美,虽然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基本完整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三眼井。</p> <p class="ql-block"> 文革遗留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学习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 宣传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 贯彻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 捍卫毛泽东思想。</p> <p class="ql-block"> 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p> <p class="ql-block"> 村口的千年龙凤樟、银杏古树,枝繁叶茂,树干需数人才能合抱。这棵古树见证了昌溪千年的兴衰变迁,如今已成为村民聚集闲聊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昌溪河上的蓄水坝。</p> <p class="ql-block"> 昌溪河上的“板凳桥”,因桥下两根木桩呈八字状岔开,上覆木板,远观如串联的板凳而得名。桥梁以木材为主要建材,板间用铁链串联固定,是为村民提供便捷的过河路径,方便日常上山劳作、走亲访友。如今成了旅游网红打卡点,旅游拍照的绝佳处。</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行程的第五天,内容很简单,船游新安江。</p> <p class="ql-block"> 在深渡船游新安江项目繁多,曾体验过三次,首次是乘船向上游方向,游览绵潭和漳潭两个村,观看“九姓捕鱼”表演,千年古樟树及红妆馆,沿途欣赏山水风光;还有两次从深渡码头出发,往下游乘船5个小时至淳安,沿途饱览新安江、千岛湖的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 考虑到我们的行程比较宽松、相对休闲,选择深渡至街口的往返交通游船。</p> <p class="ql-block"> 街口小镇至今保留着党中央对“计划生育”号召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 本是为了一份休闲,却意外闯入了沿岸山民的日常,十多个码头的停靠处,肩挑背扛的身影上上下下,自家种的水果、山货被运出大山,日常所需的物品又被带回村落,传统的人力搬运与现代智慧物流在此无声碰撞,让我们得以触摸到最质朴的劳作温度与生活肌理。</p> <p class="ql-block"> 坐在二楼甲板,泡一杯茶,看新安江山水画廊缓缓铺展,徽派村落依偎在青山绿水间,“新安江第一湾”的曲线温柔了视线。没有刻意的网红打卡,没有拥挤的旅行团,只有山民的脚步声、船桨的划水声与风声相和。</p> <p class="ql-block"> 这“慢”下来的航行,让自然的静谧与人间的烟火气交融,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的盛景,而在眼前流动的生活本真,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光里,在山水与人文共生的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 阳产土楼,此行最后一站。</p> <p class="ql-block"> 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这些土楼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土楼与土楼之间小道和台阶由石板或青石铺就。</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我熟门熟路地带着大家穿行在土楼间的山坡小径上。</p> <p class="ql-block"> 站在寨子的高处俯瞰,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由于地势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山民就地取材,采周边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而运输建筑材料还只能是靠骡马来驮运。村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土墙屋,呈阶梯状分布,远观就是一整片温暖的土黄色。</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最好的观景地点是百步云梯和晒秋平台。沿着云梯向上攀登,可以俯瞰整个阳产村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阳产土楼,深藏于群山之中,是皖南最后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此行感悟:</p><p class="ql-block"> 自驾,想停就停,想走就走,累了就歇,饿了就吃,车轮滚到哪,自由跟到哪,不用挤大巴,不必跟风网红打卡,车轮所至皆是风景,心之所向,皆是自由!</p> <p class="ql-block"> 船游新安江,游的是山水,观的是美景,更是了解百姓生活日常。</p> <p class="ql-block"> 皖南歙县的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与故事。许村的文风鼎盛,灵山村的古韵烟火,呈坎的八卦玄机,潜口民宅的博采众长,西溪南的静谧古朴,屯溪老街的市井繁华,雄村的书香气息,北岸村的历史悠久,昌溪村的千年沧桑,阳产土楼的质朴壮观,共同构成了徽州文化的多彩画卷。</p> <p class="ql-block">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