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怀习馆长在省政协“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 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月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

【牛亚丽·静默蕴涵】

<p class="ql-block">魏怀习馆长在省政协“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 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月协商座谈会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原创 老家河南家谱馆</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2日 08:04</p><p class="ql-block"> 10月29日,河南省政协召开“建设全球根亲文化圣地 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月协商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战营出席并讲话。省委统战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我省根亲文化圣地建设整体推进情况。开封市政协、洛阳市政协、商丘市政协、信阳市政协负责人和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家河南家谱馆馆长魏怀习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p><p class="ql-block"> 现将其发言摘要刊登如下:</p><p class="ql-block">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河南作为姓氏文化资源大省,姓氏根亲文化是我们独具优势的文化资源。在寻根方面具有开发价值的姓氏就有341个,其中,在以人口数量排序的300个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以上。据专家学者研究,古籍和史料记载了起源于河南的姓氏有1834个。因此,可以这样说,河南是中华姓氏资源第一大省,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中原,全球华人祖根在中原,老家是河南。千百年来,根植于中原大地的姓氏文化,如同一条永不枯竭的精神血脉,将遍布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紧密联系在一起。家谱,作为记录家族世系、传承家风家训、承载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见证,是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协的大力推动下,河南的根亲文化建设和姓氏家谱文化研究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实践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振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和老家河南家谱馆,始终以“服务全球华人寻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致力于家谱文献的收藏、整理与研究。我们广泛征集散落于民间的各类家谱、族谱文献,建立专业的收藏体系,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学术研究,努力使之成为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数据中枢”和“文献宝库”。2021年我们和省档案馆合作,共同建设了“老家河南家谱档案展馆”,在座的很多领导也都来调研和参观过,在座的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李婷会长每年多次带领台湾同胞和青年学生寻根团来到老家河南家谱馆寻根问祖和参观学习。由于工作需要,老家河南家谱馆于2025年7月搬迁到郑密路1号的百顺国际酒店二楼,室内展厅面积2000多平米,比老馆还大几百平米。目前已布展了几个展厅,计划在10月中旬全部装修布展完成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家谱馆既是家谱收藏的档案馆、图书馆,也是家谱档案查询的阅览室。这里收藏的家谱数量和品类,在全国名列前茅,为寻谱联谱、寻根问祖提供基础性家谱档案资料。目前收藏有全国各地1000多个姓氏20多万册姓氏和家谱文化资料。姓氏文化展厅更科学更时尚更悦目。姓氏展厅为一个完整的1000多平米的大厅,重点布展了起源于河南的78个姓氏。全面展示各个姓氏的起源与变迁、历代名人、历史功绩、文物精品和家谱资料等内容,为海内外华人华侨寻根问祖、交流联谊、查阅资料等提供了场地和平台。新馆整体非常通透、宽敞明亮,采用高科技智能网络新媒体技术,布展景观非常高档,亲临现场体验效果更震憾。二是搭建根亲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姓氏文化论坛、家谱展陈、寻根联谊等活动,为海内外宗亲组织、姓氏文化研究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增进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老家河南家谱馆是“寻根河南·读懂中国”的一个靓丽品牌,致力于普及家谱知识,讲好家族故事,展示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我从哪里来,家谱有记载,我到哪里去,家谱有延续。三是推动家谱文化的普及与传承。组织开展了20多期家谱编修培训和家风家教讲座等,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家谱的文化价值,推动优良家风家教代代相传,服务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合力。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第一,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省委书记刘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耕根亲文化,做强寻根问祖品牌”的重要部署,将根亲文化圣地建设更深层次地融入河南文化强省、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制定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径,形成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第二,建议深度挖掘与活化利用姓氏家谱资源。加大对家谱文献抢救性征集、保护性修复和数字化开发的投入力度。鼓励学术机构加强对姓氏源流、迁徙分布、名人先贤的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创新表达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沉睡的谱牒文献“活”起来,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文旅产品、数字体验和文创项目,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第三,建议打造高能级的根亲文化品牌活动与交流平台。持续提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大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全球影响力。支持建设更具规模、更高水平的根亲文化场馆设施(如提升老家河南家谱馆功能)。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交流,深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宗亲组织的联系合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机制,将河南真正建设成为全球华人魂牵梦绕的寻根圣地、心灵故乡。第四,建议促进根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设计推出以寻根谒祖、姓氏探源、家风体验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线路和研学产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根亲文化小镇、村落和园区,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第五,建议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讲好河南“根亲故事”。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特别是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系统性地向海内外宣传河南深厚的根亲文化底蕴、重要的祖根地地位以及各项建设成果,营造“老家河南”的浓厚氛围,持续提升其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姓氏家谱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沟通河南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和情感纽带。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和老家河南家谱馆,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政协的指导支持下,与各界同仁一道,继续深耕于此,努力挖掘好、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宝贵的根亲文化资源,为凝聚华人血脉亲情、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祖国统一、复兴中华伟业,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