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技术为翼 共探英语课堂新生态——经开区初中英语课例融合专题研讨活动纪实

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新时代英语课堂的创新实践路径,2025年11月11日下午,“AI技术与初中英语课例融合专题研讨活动”在赣州六中知远楼阶梯教室顺利举办。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与经开区全体初中英语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为媒,以研促教,共同探讨智慧教学新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伊始,赣州市第六中学刘志忠老师带来七年级Unit3 Section A 1a-1d的听说课例展示。课堂上,刘老师紧扣教学目标,深度融合AI技术,设计了一系列层层递进的互动活动:借助AI工具生成Students' center 的图片、拆解教材插图细节,还制作了角色扮演视频、校园航拍影像等数字化资源,将赣州六中的校园场景直观可视化。这一设计让学生仿佛“沉浸式”漫步校园,既有效激发了大家的英语表达兴趣,又高效落实了听说训练目标,为参会教师呈现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AI赋能英语课堂实践范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例展示后,李冬华老师组织现场研讨。参会教师聚焦刘志忠老师的课例,围绕“AI技术与课堂的适配性”展开深入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AI技术赋能真实情境创设的创新亮点,认为其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欲,也从教学活动设计、技术匹配等方面提出优化意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西师范大学张威博士从学科本质层面深化了研讨:她锚定英语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强调“语言为载体、教学过程需指向核心素养”的底层逻辑;同时建议在教学中理性适配AI工具,并兼顾学生个性特点推进差异化教学。专业视角与一线经验的碰撞,让这场研讨在理性剖析中扎实落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赣州市第十二中学刘小东校长带来“如何构建一个AI属性的教师知识库”的专题分享,他围绕IMA知识库的实操运用、PPT和微课制作技巧展开讲解,更细致拆解了如何借助豆包、元宝等AI工具,将图片、语音高效转化为教学视频的具体方法,实现教学活动可视化,为一线教师搭建了理论到实践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尾声,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研究所负责人姚桂招教授以“真、实、新、活”四字精准点评本次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1.真:教研务实、情境真实、评课真切;</p><p class="ql-block">2.实:学习扎实、功底厚实、策略实用;</p><p class="ql-block">3.新:形式新颖、技术创新;</p><p class="ql-block">4.活:思路鲜活,实现课堂由静向动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指出,本次活动既契合课标理念、锚定素养教学目标,又将立德树人融入课堂实践,更以技术赋能为英语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操作的路径,实现了AI技术与素养培育的有机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讨活动,是赣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育研究所UGS协同模式的又一次实践。研究所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区域基础外语教育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与实践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