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的活法

轩辕传奇

<p class="ql-block">杨绛先生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年轻时,我们总以为人生就是要追求“高配置”的生活,我们追求豪华的车子,高档的房子,体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聪明的人懂得:如果过于追求物质的,身体累,心更累;适当减少欲望,学会知足常乐,人生才能活得自在、从容。</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低配圈子,过好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有一句话很经典:</p><p class="ql-block">“当你的能力、地位、资源配不上你的社交野心,你所做的不过是无效社交。”</p><p class="ql-block">人到了一定年龄,要懂得给自己的圈子做减法,减少能耗,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留给家人。</p><p class="ql-block">演员陈道明也是一个低配圈子的人。</p><p class="ql-block">不演戏的日子,他就沏上一壶茶,在家里看书、练字,看窗外落叶无声,享屋内时光静好。</p><p class="ql-block">有人曾问他:“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p><p class="ql-block">陈道明回答说:</p><p class="ql-block">“比起抽烟、喝酒、打牌、去酒吧和迪厅,我更乐意在家跟妻子同坐窗下,她绣花,我给她裁皮包、给女儿做衣服。”</p><p class="ql-block">人的精力是有限的。</p><p class="ql-block">时间在哪里,成就也就在哪里。</p><p class="ql-block">真正有质量的人生,都不是靠拼命社交建立起来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与其讨好攀附高配的圈子,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高配家庭,家庭和美就是幸福</p><p class="ql-block">林语堂说过:理想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言笑晏晏的妻子,几个可以和他在大雨中奔跑的可爱孩子。</p><p class="ql-block">后来,他用一生的爱,把理想变成了现实。</p><p class="ql-block">自结婚后,他除了写作,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家庭。</p><p class="ql-block">林语堂经常用胶泥和蜡烛做成漂亮的小玩意,当作礼物送给孩子。一有空闲,就和孩子们一起吹肥皂泡。</p><p class="ql-block">穷苦时,他和妻子一起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日子安稳后,他们一起享受生活。</p><p class="ql-block">两人也会闹矛盾,但每次林语堂都会主动哄妻子笑。</p><p class="ql-block">在金婚那天,林语堂特地铸了一枚“金玉缘”的胸针,刻上姆斯·惠特坎·李莱的不朽名诗《老情人》,献给妻子。</p><p class="ql-block">年纪越大越会发现,家庭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业,经营好家庭的用心程度,决定了一家人生活的温度。</p><p class="ql-block">再多的财富不如家人和睦,再大的盛名都不如家庭幸福。</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低配物质,知足是最大的财富</p><p class="ql-block">有句话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那么这种知足感带来的快乐就是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胡九韶,明朝金溪人。是一位教书先生,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能够衣食温饱。</p><p class="ql-block">每一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激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p><p class="ql-block">妻⼦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样谈得上是清福?”</p><p class="ql-block">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这不是清福是甚么?”</p><p class="ql-block">古人说: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p><p class="ql-block">有一颗知足心,你会更快乐,造就一种知足的性格,知足者才是真正的富有者。</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高配心灵,洒脱自在最是快乐</p><p class="ql-block">叔本华曾说:</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对外在的物质要求越低,他对内在的要求就越高。</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只要活在物质世界里,会一生劳碌,心灵空虚。</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不再追求物质的高配,而是保持宁静的心态,就容易做到灵魂的高配。</p><p class="ql-block">季羡林就是一位淡泊名利的人。</p><p class="ql-block">当他在学术界声誉四起之后,各种邀请,聘任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面对名利,季先生却选择了躲避,他能推就推,不能推掉的也尽量不让它影响到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有的人靠着名气赚大钱时,季先生却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看书写作。</p><p class="ql-block">他是当代人钦佩的大师,但他坚决要求大家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摘掉。</p><p class="ql-block">季羡林先生说:</p><p class="ql-block">“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他一生只顺从内心,真实而快乐,洒脱而自在。</p><p class="ql-block">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p><p class="ql-block">“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p><p class="ql-block">淡泊与宁静,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与豁达,是一种成熟与从容,也是灵魂高配的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低配”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张弛有度,不攀不比,不想太多。</p><p class="ql-block">“高配”不是奢侈华丽,而是知足常乐,淡泊宁静,方能自在洒脱。</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