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文】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p><p class="ql-block">【直译】有才能的读书人,若能安居在茅草搭成的屋中,那他足可以担任朝廷官员。美丽的女子能不嫌贫爱富,肯嫁到贫家,那她就堪能住得了高楼大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得】能够做上高官的,能够住上别墅的,都要具备相应的福德作为支撑,正所谓“厚德载福”。为什么有“自古寒门出贵子,从来纨绔无伟男”之说?因为清苦朴素的生活环境最能养德,如诸葛亮所说“静可修身、俭以养德”,这样更适合修福。 </p><p class="ql-block">在司马光《训俭示康》中有一句:昔正考父饘zhān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孔子七世祖正考父是宋国大夫,德高望重,身处富贵却生活简朴,吃稠粥来维持生活,孟僖子因此预测他的后代必出显达的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说“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季文子即季孙行父,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他的生活作风很严谨,妻妾不穿丝绸,马不喂小米。丝绸在古代早就是奢侈品,来之不易,至于小米,有多少人还吃不上饭,怎么能喂马呢?这都显示了君子的德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那些肯“安心草舍”“适意蓬门”的人当福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可实现“足登玉堂”“堪贮金屋”。看来,“苦”是我们的老师。做家长的,是不是应该适当孩子们吃点苦,这是对他们负责。 而奢侈纨绔之人,在纵情五欲的同时也最容易亏损福德,我们自以为的哪一项享受,其实都需要消耗福德来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积累的大量财富之后,就幸福了吗?《资治通鉴》讲"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益其过。"贤能的人钱多了会消弭志向,愚蠢的人钱多了过错就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位四川前首富一顿饭花了800多万,他们的女人一个包就是100多万,等于拎一个楼房。最后下场悲哀至极。某房企高层的奢侈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最终欠下2.4万亿烂账,还有无数的烂尾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身处富贵这座金字塔的顶端,每走一步都是下坡路,不得不慎。明朝吕新吾曾经作了一个“身家盛衰循环图”,颇耐人寻味。身家盛衰无常,谦虚谨慎,低调内敛,福禄会绵长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