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民主革命家邓演达先生

平常人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平常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272589</p><p class="ql-block">美篇图片:手机自拍</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古风 长相思</p><p class="ql-block">美篇模版:邓演达广场铜像(自定义)</p><p class="ql-block">正文字数:1156字</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1895年3月1日—1931年11月29日),字择生,广东惠州市惠城区三栋人,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p><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1日,我到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邓演达纪念园参观,我拍摄了一些邓演达先生故居和纪念馆的图片,现结合文字编纂成本美篇文章以纪念杰出的民主革命家邓演达先生。</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纪念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总用地52.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1.8公顷,工程总投资约5800万元,分两期建设。是全国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全国统战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兼具红色文化旅游区、现代农业观光区、文明农村示范区等功能。包括邓演达故居、邓演达陈列馆、邓演达铜像等。故居为清代客家民居,陈列馆通过实物、史料、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示邓演达生平及农工党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出身贫寒,自幼受父亲影响接受新思潮教育。1909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堂,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与辛亥革命。此后在多所军事学校深造,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革命经验。</p> <p class="ql-block">1920年邓演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援闽粤军,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团长等职,参与讨伐陈炯明等战役,深受孙中山器重。1924年参与黄埔军校筹建,任教练部副主任、教育长,推动军队政治工作。北伐期间,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积极组织农民运动,与毛泽东等合作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p> <p class="ql-block">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邓演达坚决反对蒋介石、汪精卫的背叛行为,发表《告别中国国民党的同志们》,谴责反革命行径。他流亡苏联、欧洲等地,深入研究政治经济理论,提出“平民革命”思想,主张推翻封建军阀统治,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p> <p class="ql-block">1930年回国后,邓演达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提出“反帝反封建,推翻南京反动统治”的政治主张。他积极联络各方力量,策划武装起义,试图推翻蒋介石政权。</p> <p class="ql-block">1931年8月,邓演达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于11月29日在南京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他的牺牲彰显了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民主革命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坚定反蒋反帝反封建,积极寻求民族救亡之路。毛泽东曾评价他:“以身殉志,不亦伟乎!”。周恩来赞其“人格高尚,对蒋介石始终不低头”。1981年,中共中央表彰邓演达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英勇坚强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邓演达的一生是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他提出的“平民革命”理论和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精神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