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波奉化,雪窦山,这里被誉为“秀甲四明”、“五大佛教名山”,这里更是弥勒佛的道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佛教文化底蕴。我们上山又上香,这里有全球最高的露天铜制弥勒坐佛(近57米)。</p> <p class="ql-block">寺庙肇创于晋朝,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南宋被敕封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p><p class="ql-block">其他四大佛教道场(五台、普陀、九华、峨眉)</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在印度佛教中,是宝相庄严的天冠菩萨相,而在中国的寺院中,弥勒是身携布袋袒胸露腹的笑和尚模样。这个原型就是五代后梁时期,宁波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因为一口布袋不离身,被称为“布袋和尚”。他以坐化之前的禅偈“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被认定为弥勒化身。</p> <p class="ql-block">登雪窦山、拜弥勒佛,是一场兼具自然之美与心灵之悟的旅程。雪窦山作为浙东第一名山,群峰叠翠、云雾缭绕,古木参天间隐现亭台楼阁,登山途中既可感受山风拂面、松涛阵阵,也能在石阶蜿蜒中体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而山顶的雪窦寺,以布袋弥勒佛为核心,那尊笑容可掬、大肚能容的佛像,仿佛正以豁达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来访者。驻足其下,仰望那坦荡的笑容,尘世烦忧仿佛被轻轻拂去——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不仅是对弥勒菩萨的写照,更是对人生处世智慧的点拨。</p> <p class="ql-block">登山是身体的修行,拜佛是心灵的洗礼。雪窦山的雄奇与弥勒佛的慈悲相互映照,让人在自然的壮阔中感悟生命的渺小,又在信仰的温暖中找回内心的平和。此行不仅是一次游览,更是一场关于放下与接纳的启示:人生如登山,有陡坡亦有坦途;心若如弥勒,便无惧风雨,常保喜乐。而登顶抱佛脚! 真的可以走到佛脚平台!摸摸佛脚,沾沾福气,俯瞰群山,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旅行的意义其实就在于收获一种重新感受生活和事物的方式和角度。而禅修有着其两千多年的智慧为积淀,超越尘世而又指导尘世。在禅修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对生命本相进行深刻的体悟,从世间的烦恼解脱出来,调理自己的身心健康。南无阿弥陀佛,一切放下无烦恼!</p> <p class="ql-block">顺路观看了雪窦寺边上的张学良囚禁地(寺庙内还有将军手植古树),更增添了浓重的政治和家国意味;这里原是雪窦山招待所,里面呈现张学良生平事迹及生活场景。学良将军在抗日期间,为家国存亡和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江湖之上,家国为大,其格局视野及家国情怀可以他老爷子张作霖强的多;现建筑为80年代重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