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初一、三班 宋鑫淼

荣成市第二实验中学

每当金桂飘香、秋意渐浓时,我们总会迎来一个温暖的节日——重阳节。这个传承千年的节日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串联起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好品德。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西京杂记》里记载着汉代宫中佩茱萸、饮菊酒的风俗。王维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不仅让长安城的秋色跃然纸上,更道出了游子们对亲人的绵长思念。如今,传统节日被赋予了新内涵,重阳节成了向长辈表达心意的特别日子。 记得去年重阳节,我看见隔壁单元的张奶奶站在信箱前,一遍遍翻找远方儿子的来信。她布满皱纹的手捏着信封时的笑容,比秋阳还要温暖。这让我想起妈妈总把剥好的橘子瓣放在我书桌前,想起爸爸悄悄往我书包里塞的暖手宝。原来长辈的爱,都藏在这样的细枝末节里。其实孝敬长辈不必等到重阳这一天。周末帮爷爷浇浇阳台的月季,吃饭时给奶奶夹块她最爱的红烧肉,散步时放慢脚步等等腿脚不便的外公。就像妈妈说的:“孝心是每天的热茶,不是节日鲜花。”去年教师节,我们班同学带着自己种的盆栽去看望退休的王老师,老人家捧着绿萝时眼角的泪光,至今让我难忘。 如今很多社区会在重阳节组织“银发茶话会”,志愿者们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孩子们表演歌舞节目。上次看到李爷爷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和国外的孙子视频通话时,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这些温暖的画面,不正是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吗? 重阳节的菊花年年绽放,尊老敬老的情意也要代代相传。别等到父母等不动了才想起尽孝,别让他们的等待变成永远的遗憾。就像那首老歌里唱的:“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点滴行动温暖长辈的银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