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 —— 当灵魂开始有了节奏

吴伟栗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8日,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我有幸遇到了小说《起舞》的作者——司马百合。出于对我们这家德国本土的,可以做双向翻译出版社的好奇,司马百合夫妇来到我们展台,并将她的作品《起舞》赠予我。我接过那本书,封面上一位正在旋转的女子,那一刻仿佛也映照着我出国前后的经历:那些漂泊、挣扎与重生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起舞》是一部关于“觉醒”的小说,作者却没有喧嚣的口号,也没有激烈的反抗。她用近乎静谧的文字,让一个女性在生活的缝隙中渐渐生长出力量。那种力量并非来自外界的鼓舞,而是源于内心的苏醒,就像是一场缓慢的舞蹈,从心底开始她的舞步。</p><p class="ql-block">小说中的“她”并不特殊,她可能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爱情和婚姻中沉默,在社会和现实中裹挟,在一次又一次的破碎与重组中,重新找回了“我是谁”的问题。司马百合不急于回答,她只是耐心地描摹挣扎的姿态,那是一种在命运重压下仍保持优雅的倔强。</p><p class="ql-block">书名《起舞》本身即是一种隐喻:人生并非轻盈的舞台,而是布满暗礁的湖面。可即便如此,主人公仍然勇敢的选择舞蹈,哪怕她的脚下是泥泞舞台,她也要让灵魂拥有优美的节奏。这是一种对命运的温柔抗衡,一种女性独有的美学抵抗。</p><p class="ql-block">司马百合的语言清澈而克制,像秋水之下的阵阵涟漪。她不追求戏剧性的高潮,而以日常的微光照亮人物的内心。每一次停顿、每一个细节,都带着情感的呼吸。她让我们看见,在沉默的表面之下,其实藏着一种深刻的、安静的自由。</p><p class="ql-block">我读《起舞》像是在倾听一个灵魂复苏的旋律,也把我自己带回那青春岁月。它提醒我们人类生命的意义,也许有时并不是逃离困境,而是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真正的“起舞”是精神在风中的挺立,是灵魂在暗夜中的一次转身。当我们放下急促的脚步,重新倾听内心的节拍,或许就会发现:每一个被生活束缚的人,都在命运的背景音乐中,默默起舞。</p><p class="ql-block">《起舞》讲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它可不是故事的结束,而是人生新的开始。司马百合以细腻温柔的词语,为我们呈现了改革开放时期的风貌,既让人怀念,又让人反思。她的转身如芭蕾舞一般轻盈,很快将把我们带入海外新的生活。我们期待着她后续更美的篇章。</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