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学怪人》(英语:Frankenstein)是一部2025年美国哥德科幻片,由吉列尔莫·德尔托罗编导,改编自玛丽·雪莱的1818年同名小说,讲述一位才华横溢却自负的科学家在一次可怕的实验中创造了一头生物,而这场实验最终导致了创造者及悲剧色彩产物的毁灭。主演阵容包括奥斯卡·伊萨克、雅各布·艾洛蒂、米娅·高斯、拉尔斯·米科尔森、大卫·布拉德利、克利斯汀·康佛瑞、查尔斯·丹斯及克里斯托弗·瓦尔兹。</p> <p class="ql-block">1857年,一艘前往北极探险的丹麦船只受困于浮冰之中。由安德森船长(Captain Anderson)所率领的船员发现并救起了身负重伤的维克托·弗兰肯斯坦男爵(Baron Victor Frankenstein)。不久,船只遭到一名具有超人力量及伤口再生能力的“创造物”(the Creature)的袭击,该创造物要求船员交出维克托。维克托向船员揭示自己即是该创造物的制造者,并开始详述导致这一切的过往。</p><p class="ql-block">维克托出身贵族,其母亲因生育弟弟威廉(William)时难产去世,威廉也因此成为他们著名医师父亲最宠爱的儿子。由于常年遭受父亲的虐待以及对亡母的深切怀念,维克托立志要征服死亡,并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但极度傲慢的外科医生。1855年,他因在实验中成功将一具尸体复活而被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dinburgh)除名。</p> <p class="ql-block">然而,军火商亨利希·哈兰德(Henrich Harlander)为维克托的研究提供了无限资金和一座废弃的塔楼作为实验室。维克托邀请其弟威廉协助自己,并在此期间对哈兰德的侄女,即威廉的未婚妻伊丽莎白(Elizabeth)产生爱慕之情,但遭到了她的拒绝。</p><p class="ql-block">在哈兰德急切的催促下,维克托从被处决的罪犯及克里米亚战争的阵亡士兵身上收集躯体部件,组装成一具完整的身体。他计划在雷暴天气中利用闪电,通过电流激活淋巴系统为心脏和大脑提供能量,从而使其复活。此时,身患梅毒而濒临死亡的哈兰德请求维克托将自己的意识移植到新躯体中,但维克托因认为其大脑已受病毒感染而予以拒绝。哈兰德在试图破坏实验时意外坠塔身亡。维克托成功引导闪电击中创造物,但其并未立即苏醒。</p><p class="ql-block">次日清晨,维克托发现创造物已经复活。他教会了它说出自己的名字“维克托”,随后便将其用铁链锁在塔楼的地下室。该创造物展现出惊人的力量与快速的自愈能力。威廉与伊丽莎白随后发现了它的存在,伊丽莎白对它产生了同情,她质疑维克托对待它的方式,并教会了它说出自己的名字“伊丽莎白”。</p> <p class="ql-block">出于嫉妒,维克托向威廉谎称哈兰德是被创造物所杀。由于对创造物的智力发展感到愈发失望,并惧怕其潜在的威胁,维克托纵火焚烧实验室,意图将其一同毁灭。然而,在听到创造物于烈火中呼喊自己的名字后,维克托心生悔意。但在他试图重返火场时,塔楼发生爆炸,他被冲击波抛出并撞上岩石,导致一条腿被截断。</p><p class="ql-block">创造物从废墟中自行挣脱并逃入森林。为躲避猎人,它藏匿于一户农家的棚屋中,并观察到一位失明的老人教导其孙女识字。创造物在暗中帮助这家人,被他们视为“森林之灵”(the Spirit of the Forest)并受到感谢。当家中的其他成员于冬季离开后,孤独的创造物与老人成为朋友,并向他学习了阅读和流利的语言。随后,它返回维克托的实验室废墟,找到了记录其创造过程的笔记以及维克托庄园的地址。当它重返农场时,发现老人正遭受狼群攻击。它击退了狼群并安慰垂死的朋友,但其归来的家人目睹此景后,因恐惧而将它驱离。</p><p class="ql-block">创造物意识到自己永生不死且将永远孤独,于是在威廉与伊丽莎白举行婚礼的当晚,它找到维克托,要求他为自己再创造一个同伴。维克托断然拒绝,并表达了对自己创造出它的极度厌恶与悔恨。创造物随即攻击维克托,伊丽莎白为保护它而上前拥抱,却被维克托在射击创造物时失手射出的子弹击中。在创造物与宾客的混战中,垂死的威廉向维克托承认自己一直以来都对他心存畏惧。创造物将伊丽莎白带至一个山洞,陪伴她直至其生命终结。</p><p class="ql-block">维克托一路追猎创造物至北极地区,他试图用炸药将其杀死但未能成功,最终被安德森船长的船员所救。时间线回到现在,创造物登上了船只。维克托在临终前为自己的残忍行径道歉。创造物原谅了他,并将船只从冰层中推开。安德森船长见此情景,决定放弃自己鲁莽的探险,带领船员返航。最终,创造物目送船只驶向日出,并伸出双臂,如同维克托曾经教导它的那样,去拥抱阳光。</p> <p class="ql-block">这次德尔·托罗的版本,跟以往的好莱坞《Frankenstein》很不同:</p><p class="ql-block">在风格上,延续了德尔·托罗一贯的“黑暗童话”美学——那种哥特式、悲悯式的美。画面很像油画或梦境,甚至怪物本身也带着一种“宗教绘画的质感”。</p><p class="ql-block">故事核心,虽然表面讲的是科学家的实验,但实际上德尔·托罗想探讨的是:</p><p class="ql-block"> • 人类渴望扮演上帝的危险(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傲慢);</p><p class="ql-block"> • “造物”的孤独与觉醒——怪物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生命,却被创造者和社会排斥;</p><p class="ql-block"> • **“父与子”、“上帝与人”、“创造与责任”**这些永恒的伦理命题。</p><p class="ql-block">在 人物塑造,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弗兰肯斯坦博士兼具天才与疯狂,他的“创造欲”几乎像宗教仪式。</p><p class="ql-block">雅各布·艾洛蒂饰演的“生物”让人同情又恐惧,他的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痛苦都像人类文明的镜像。</p><p class="ql-block">米娅·高斯(Mia Goth)的角色在这版中也非常关键——她代表人性与情感的一线希望。</p><p class="ql-block">德尔·托罗的隐喻层面,就是他在片中埋了很多“文明与怪物互为镜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 科学家像上帝,但其实最“怪物”的是他自己;</p><p class="ql-block"> • 被创造的生物反而更纯真、更渴望爱;</p><p class="ql-block"> • 社会无法容忍“异类”,于是怪物被逼成真正的怪物。</p> <p class="ql-block">玛丽·雪莱的《Frankenstein》(《科学怪人》)是世界上被改编次数最多的小说之一,自从1818年出版以来,几乎每隔十几年就会有新的电影版本。</p><p class="ql-block">这部小说本身就被称为“现代科幻小说的起点”,也是“人造生命”主题的鼻祖。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影视版本,可以让你对比看看德尔·托罗这次的创新有多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期经典版</p><p class="ql-block"> • 1931年《Frankenstein》(詹姆斯·怀尔导演,鲍里斯·卡洛夫饰怪物)</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有名的一版,也是大众对“方脑袋螺丝怪物”的印象来源。黑白片,恐怖氛围浓厚,但也有悲剧性。</p><p class="ql-block"> • 1935年《Frankenstein’s Bride》(科学怪人的新娘)</p><p class="ql-block">→ 延续1931年故事,首次出现“女怪物”,加入了爱与孤独的主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艺与心理探索版</p><p class="ql-block"> • 1994年《Mary Shelley’s Frankenstein》(肯尼思·布拉纳导演,自演科学家,罗伯特·德尼罗饰怪物)</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接近原著精神的一版:讲“创造生命的傲慢”,德尼罗演的怪物非常有人性、很让人同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另类演绎</p><p class="ql-block"> • 2015年《Victor Frankenstein》(詹姆斯·麦卡沃伊、丹尼尔·雷德克里夫)</p><p class="ql-block">→ 以助手伊戈尔的视角讲述,更像一部哥特冒险片。</p><p class="ql-block"> • 2024年 Netflix 动画《Frankenstein》项目(未完成/改编中)</p><p class="ql-block">→ 原本也是德尔·托罗筹备的定格动画计划,后来改成了你看的2025年真人版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尔·托罗这次的版本之所以特别,是因为他融合了1930年代的哥特气质、1990年代的人性深度、以及他自己“怪物浪漫主义”的哲学。</p><p class="ql-block">他一贯认为——</p><p class="ql-block">“怪物不是邪恶的,它只是被世界误解的人类影子。”</p><p class="ql-block">所以他拍的怪物都有灵魂、有悲伤(像《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一样)。</p> <p class="ql-block">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雪莱(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婚前姓戈德温(Godwin);</p><p class="ql-block">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她在1818年创作哥德小说《科学怪人》(或译《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p><p class="ql-block">她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和哲学家珀西·比希·雪莱的妻子,她亦有帮助她的丈夫编辑和推广他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玛丽的父亲是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母亲是女性主义者和哲学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