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倩影,毛畈村的诗意定格

成杰

<p class="ql-block">毛畈村的河,是流淌在菖蒲山间的一匹碧色绸缎,绕过青瓦白墙的村落,绕过成片的稻田与竹林,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金鳞。河岸没有刻意修葺的栏杆,只有自然生长的菖蒲与芦苇,顺着缓坡铺展,偶有几株垂柳斜倚水面,枝条垂落处,搅碎了水中流云与山影。这样的河,本就带着几分原生态的灵秀,而当一位女子的身影出现在河畔,便让这份灵秀多了几分鲜活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她就站在河湾的浅滩旁,脚下是被溪水冲刷得光滑的鹅卵石,泛着温润的浅灰色。一身素色棉麻衣服,乌黑的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鬓角,被晨雾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前。她没有刻意摆拍,只是微微俯身,伸出手指去触碰水面,指尖划破涟漪,惊起几尾银色的小鱼,倏地钻进石缝里不见了。阳光穿过晨雾,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让那素净的衣服也染上了一层暖黄,与河岸的碧色、天空的淡蓝,构成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彩画。</p> <p class="ql-block">河水流淌的声音是天然的背景音,潺潺的,带着山石与草木的清冽气息。她起身时,顺手摘下一枝岸边的狗尾巴草,放在鼻尖轻嗅,眉眼间漾开浅浅的笑意。那笑意不浓,却像山间的清风,温柔得能吹散所有浮躁。远处的村落里,传来几声鸡鸣与犬吠,烟囱升起袅袅炊烟,与晨雾缠绕在一起,朦胧了村舍的轮廓。她站在这样的景致里,仿佛从画中走来,又或是本身就是景致的一部分——垂柳为她作伴,溪水为她伴奏,连偶尔掠过的水鸟,都像是特意为她停留,在她头顶盘旋几圈,才向着远山飞去。</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缓步前行,她的身影时而被芦苇丛遮挡,只露出半截裙摆与挽起的发簪;时而又完全展露在晨光里,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她会在一块平整的大石上坐下,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本书,却并不急着翻开,只是将书放在膝头,望着河水静静流淌。目光悠远,像是在看河水流向远方,又像是在看岁月沉淀的过往。河面上漂来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远去,她的目光也跟着移动,直到落叶消失在河湾的拐角。那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河水不再流淌,风不再吹动,只剩下她与这方天地,构成一幅静止的美人图。</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阳光渐渐浓烈,河水变得更加清澈,能清晰地看到水底游动的水草与碎石。她换上了一双白色的帆布鞋,走到河边的老槐树下。老槐树的枝干粗壮,枝叶繁茂,投下大片阴凉。她靠在树干上,拿出手机,对着河面轻轻按下快门。镜头里,有蓝天白云的倒影,有岸边的草木,而她的身影,恰好落在画面的一角,侧脸的轮廓柔和,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没有浓妆艳抹,没有华丽服饰,却在这原生态的景致里,透出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时,她站在河的对岸,背后是漫天的晚霞,橘红与绛紫交织,将天空染得绚烂夺目。河水被晚霞映照,变成了一片流动的胭脂色,她的身影被拉长,投在水面上,随着涟漪轻轻晃动。她抬手将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动作轻柔,与晚霞的热烈形成巧妙的平衡。远处的稻田里,农民们扛着锄头归来,脚步声与谈笑声顺着风传来,与河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画卷。而她的身影,就像是这幅画卷里最亮眼的一笔,让田园的质朴多了几分浪漫。</p> <p class="ql-block">毛畈村的河,因她的身影而更添韵味;她的美丽,也因这河畔的景致而愈发动人。在这里,人与自然没有距离,美也无需刻意雕琢。当夕阳最后一缕余晖落在她的发梢,当河水带着晚霞的倒影流向远方,这份定格在河畔的倩影,便成了毛畈村最动人的记忆,藏在每一缕清风里,每一滴溪水中,每一片草木的清香里,等待着后来者,去发现,去品味。</p> <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11.11.</p><p class="ql-block">拍摄场景:菖蒲镇毛畈村</p><p class="ql-block">摄影,后期:成杰</p><p class="ql-block">文案:成杰</p><p class="ql-block">出镜:山城美女琼</p><p class="ql-block">编辑:成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