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10日,初冬的北京。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感冒初好的我,耐不住在家半个多月不出门的寂寞,乘车来到潭柘寺,观赏寺里的二株千年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一语道破潭柘寺的历史之久。</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庙。</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与它的两株千年银杏树,是北京金秋最富盛名、最具禅意的一幅画卷。它们不仅仅是树木,更是活着的历史,是寺庙的灵魂所在。它们被誉为“帝王树”和“配王树”。</p> <p class="ql-block">人很多,熙熙攘攘,不时被提醒“让一让~”。</p> <p class="ql-block">“帝王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乾隆皇帝亲自御封的,</span>使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皇帝册封的银杏树。看介绍已经有1400年树龄了。</p> <p class="ql-block">每到深秋,满树金黄,巨大的树冠犹如一把金色的巨伞,洒下遍地金黄,景象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次来“帝王树”已经落了大部分叶子了,树冠下集满了厚厚的“金叶”。</p> <p class="ql-block">配王树,与“帝王树”遥遥相对。据说,当年为了与东侧的“帝王树”相对应,种植了这棵银杏。其树龄也已超过千年。</p> <p class="ql-block">与“帝王树”的阳刚雄浑相比,“配王树”的形态略显秀美,二者一东一西,一刚一柔,共同构成了寺院中轴线上的核心景观。</p> <p class="ql-block">每当秋风拂过,金叶如雨,洒落在古老的石阶和香炉上,这种古朴、寂静而又绚烂到极致的美,充满了禅意和诗意,是摄影家和游客们心驰神往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这两棵古银杏树之所以出名与独特,一是它们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亲眼见证了北京城从幽州蓟城到元明清帝都的千年变迁,聆听了无数代人的祈愿,其本身已成为一部无声的史书。二是它们有了帝王光环的加持。三是它们极致的秋日美学:每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两株古树通体金黄,与寺庙的红墙碧瓦、青砖古殿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四是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历经千年风霜、战火与自然灾害,它们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朽,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年深秋到初冬,是银杏叶最金黄灿烂的时候。站在树下,触摸着粗糙的树干,仰望着遮天蔽日的金色树冠,会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厚重与自然的伟大,这一刻的宁静与震撼,便是潭柘寺秋日最美的馈赠。</p><p class="ql-block">千年银杏,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是北京秋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七律·咏潭柘寺银杏》</p><p class="ql-block">古寺嵯峨岁月深,双株银杏证浮沉。</p><p class="ql-block">枝横碧落撑穹宇,根扎黄泉阅古今。</p><p class="ql-block">唐雨宋风凝作骨,晨钟暮钟化为心。</p><p class="ql-block">秋来遍洒黄金甲,犹向苍天弹素琴。</p> <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 一片云</p><p class="ql-block">2025.11.11于北京门头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