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电影《女孩》的诞生,是一场跨越十余年的灵魂跋涉。舒淇首次自导自演,将深埋心底的往事化作银幕上的光影诗篇。早在2011年,她便开始“写自己的故事”,那是创作的萌芽,也是疗愈的起点。剧本历经十年断续打磨,几度搁置,直至2023年,她在米兰闭关十三天,终于完成这份“掏心掏肺”的心血之作。影片以1988年的基隆港为背景,工业烟尘弥漫的天空下,少女林小丽在家庭暴力与母亲苛责中艰难成长。打骂如影随形,夜晚蜷缩衣柜才能入眠,父亲醉酒后的咆哮令人战栗,偷拿零食果腹的窘迫刻骨铭心。这些细节,皆源自舒淇真实的童年记忆。她坦言,拍摄过程如同“剥洋葱”,每揭开一层,都伴随着泪水与疼痛——她曾是那个在恐惧与冷漠中长大的女孩。整部电影没有戏剧套路,只有生活的原貌与真诚的袒露。正因她敢于直面创伤,勇敢分享过往,才让无数观众在光影中看见了自己,引发了深切的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在西安的观影团里,有一位微信昵称为“江南”的大姐,默默守护着一群热爱电影的人。每当放映前,发票总由团长陈博和江南一同整理发放。陈博尽职于本职工作,而江南姐则是纯粹出于对电影的热爱,风雨无阻地奔波于市内多家影院之间。几年来,她日日如此,不辞辛劳,甚至自掏车费,只为让团友们顺利观影。有人问她:“你这图啥?”她淡然一笑:“退休了,就当锻炼身体,找个事干。”这份朴素的回答背后,是一颗炽热而无私的心。正如《女孩》中那份源自真实的力量,江南姐的坚持也映照出平凡生活里的光——那是对热爱的坚守,是对群体的温柔守护,一如电影所传递的: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