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二中《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周理卓

<p class="ql-block">今晚,校园里灯火通明,政教处精心策划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如约而至。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答题比拼,而是一次将规则融入心灵的旅程。以赛促学,以学促用,以用促养——我们期待的,不只是谁答对了更多题目,而是谁能在日后走路时多一份谦让,在说话时多一点礼貌,在校园角落里自觉拾起一片纸屑。</p> <p class="ql-block">陈志鸿主任站在讲台前,蓝色上衣衬得他神情沉稳。他拿起话筒,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行为规范不是束缚,而是成长的脚手架。”台下安静下来,连翻书的声音都停了。投影屏上的评分表还未启用,但那份期待已悄然写在每个人脸上。这不仅是一场比赛的开始,更像是一场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的集体约定。</p> <p class="ql-block">团委副书记卓海钊走上前,条纹衬衫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精神。他一开口,轻松的语气瞬间拉近了距离。“欢迎来到今晚的‘文明闯关’!”他笑着说。屏幕上的卡通人物眨着眼睛,仿佛也在为同学们加油。电脑亮着,白色幕布干干净净——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智慧与规则的碰撞。</p> <p class="ql-block">评分表在评委手中流转,每一轮结束,分数更新,有人欢喜有人紧皱眉头。但这张表从不只记录对错,它记录的是班级的协作、是临场的冷静、是对规则理解的深浅。总分与排名背后,是学生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文明意识。</p> <p class="ql-block">评委老师们坐在前排,水瓶静静立着,文件摊开在桌上。他们不时低头记录,神情专注。教室后方的山水画静静悬挂,红幅高悬,写着激励人心的话语。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沉静中的思考。学生们屏息凝神,仿佛连空气都在等待下一个问题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抢答环节来了。老师话音刚落,就有学生猛地站起,手举得笔直。“我来!”那一瞬,不只是速度的较量,更是勇气与准备的体现。讲台旁的另一位老师微笑着点头,仿佛在说:看,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主动、积极、敢于表达。</p> <p class="ql-block">背景屏幕上图文并茂地展示着题目要点。两个麦克风并列摆放,像是在等待下一位勇敢发声的同学。深色窗帘隔绝了外界的纷扰,灯光洒在课桌与脸庞上,照亮的不只是知识,还有那一双双渴望成长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学生们坐在红色座椅上,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墙上那幅山水画仿佛也在倾听,横幅上的“以智启人 以爱育人 以德感人”静静诉说着教育的初心。这一刻,教室不只是空间,更成了塑造品格的场域。</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跳出“抢答题 第4题”:“运动课时,应穿着便于运动的____,和运动鞋。”蓝天白云背景下,两个卡通人物一蹦一跳,像是在示范正确的穿着。学生们低头思索,有人嘴角微扬,显然已胸有成竹。四秒倒计时开始,空气仿佛凝固,只等那一声清脆的抢答。</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生校服整洁,步伐坚定。她站在山水画前,面对镜头却毫不怯场。左下角的校徽默默见证着这一刻——这不是个人的高光,而是一个集体文明素养的缩影。她接过话筒,声音清亮:“答案是‘运动服’。”掌声轻轻响起,温和而真诚。</p> <p class="ql-block">她手持麦克风,回答完毕后微微一笑。同学们专注地看着她,有人点头,有人记下要点。那幅山水画依旧静谧,红幅上的“以德感人 方为师表”在灯光下格外醒目。知识在这里传递,礼仪也在无声中延续。</p> <p class="ql-block">大屏幕切换至“第三轮 风险题”,三分、十分、十五分,题目难度递增,挑战也随之升级。彩色几何背景跳动着活力,学校标志静静置于角落。有人选择稳扎稳打,有人勇敢挑战高分题——这不是赌博,而是对自己掌握程度的诚实评估。</p> <p class="ql-block">电子屏滚动着竞赛题目,字字清晰。气氛热烈却不失秩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关于“规范”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生正拿着话筒阐述答案,神情自信。同伴们安静倾听,有人微笑鼓励。蓝白校服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爽,像春天的风,吹过严肃的规则条文,带来理解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屏幕上显示填空题:“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友善,要______。”倒计时只剩四秒,提示卡通人物指向“讲普通话”。这不是语言的强制,而是沟通的尊重。按钮旁的“正确答案”尚未按下,但答案早已在每个人心中清晰浮现。</p> <p class="ql-block">两位学生站成一排,汇报思路清晰,表达流畅。评委老师在一旁静静聆听,目光中带着赞许。红幅高挂,山水画静立,整个教室沉浸在一种庄重又温暖的氛围中。这不是表演,而是一次真实的成长展示。</p> <p class="ql-block">最终评分表出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奖项依次揭晓。四十分摘得一等奖,三十分紧随其后,二十分以上也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绿色背景映着笑脸,白色区域也写满努力。奖状会褪色,但这份参与的记忆,会长久留在青春里。</p> <p class="ql-block">周理卓副校长走上发言台,黑色外套显得沉稳有力。他说:“这场竞赛,不是为了考倒谁,也不是只为分出名次。”他顿了顿,“我们真正希望的,是你们能把这些条文,变成走路时的礼让,说话时的温和,变成不需要提醒的自觉。”掌声响起,久久不息。灯光渐暗,但那一份对文明的向往,正悄然点亮每一个少年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