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之 念佛故事

暖秋

<p class="ql-block">古代高僧念佛的故事众多,这些故事不仅体现了高僧们的修行历程,也传递了念佛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性。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高僧念佛故事:</p><p class="ql-block">一、黄打铁念佛往生故事</p><p class="ql-block">背景: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位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称黄打铁。当时正值战乱,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日,一位僧人路过他家乞食,饭后赠言黄打铁,建议他修行念佛。黄打铁表示忙碌无法修行,僧人便教他“一念佛法门”,即在打铁时念佛,念一声佛,打一锤铁。黄打铁依教奉行,终日打铁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p><p class="ql-block">结果:黄打铁临命终时,预知时至,向亲友辞别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前他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说偈道:“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便执锤站立往生。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p><p class="ql-block">二、冬瓜和尚念佛往生故事</p><p class="ql-block">背景:清朝杭州华严庵有一位出家人,专修念佛法门,因平素喜欢吃冬瓜,人称“冬瓜和尚”。</p><p class="ql-block">经过:冬瓜和尚寡言少语,每天饭后便到街上边走边念佛,晚上回来也念佛不辍,如此寒暑不断有十余年。他曾对道友慧照法师说,自己将于次年正月初六往生极乐世界。</p><p class="ql-block">结果:正月初六那天,冬瓜和尚在外受人供养吃饭,回来后沐浴更衣、焚香礼佛,并请慧照法师写下他的一偈。随即安然往生,瑞相稀有。</p><p class="ql-block">三、永明禅师开示念佛要领</p><p class="ql-block">背景:唐代大历年间,长安城里住着一位普通信众名叫李实,他每天都会去大慈恩寺礼佛诵经。一日,他听到永明禅师开示念佛要领。</p><p class="ql-block">经过:永明禅师指出,很多人念佛多年却无感应,原因在于念佛时心不专注。他用孩子喊母亲作比喻,说明念佛要做到“心口合一”,即嘴上念着“阿弥陀佛”,心里也要想着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庄严。永明禅师还强调了念佛时的专注和恒心,以及不刻意追求没有杂念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结果:李实和其他信众听了永明禅师的开示后,都感到豁然开朗,对念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p><p class="ql-block">四、玉安禅师因念佛开悟</p><p class="ql-block">背景:宋朝时,胡胜赐12岁便出家到温州著名的岳麓寺,法号玉安。后拜在天台寺有名的德潮禅师门下,研读楞严经。</p><p class="ql-block">经过:玉安禅师因文化水平不高,在念诵楞严经时因不懂断句而闹了笑话。然而,这一次的断句错误却恰好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灵机,使他一下子开悟了。</p><p class="ql-block">结果:开悟后的玉安禅师境界完全不同,仿佛脱胎换骨。他后来离开天台寺,回到温州的瑞龙寺,并很快成了岳麓寺的住持。垂老之际,他预知时至,让弟子们离开,自己穿戴整齐后爬进了早已准备好的棺材里圆寂。</p><p class="ql-block">这些古代高僧念佛的故事不仅具有传奇色彩,更蕴含了深刻的佛法智慧。它们告诉我们,念佛是一种修行方式,通过专注和恒心可以逐渐达到开悟和往生的境界。同时,这些故事也提醒我们,在念佛时要注重内心的专注和清净,不要被杂念所干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