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0月河南行(七)红旗渠风景区(纪念馆、青年洞)

宝瓶~不过六十而已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20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心驰神往的红旗渠土地。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这段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历史早已深植心中,今日亲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情相拥。</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坐落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北部,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巍然屹立于太行山麓。这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处承载民族精神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达24.16平方公里,宛如一条镶嵌在群山之间的蓝色丝带。</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刻在太行山脊上的一部生命史诗。十万林州儿女,以血肉之躯鏖战十载,仅凭铁锤、钢钎和双手,在悬崖峭壁间凿出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它无声诉说着一个真理:当人被逼至绝境,那“重新安排河山”的壮志,便如星火燎原,足以撼动天地。</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纪念馆静静矗立在林州市境内,为铭记林县人民誓别干旱、重塑山河的壮举而建。这里浓缩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一座用信念与汗水铸就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为铭记1960至1969年林州人民十年修渠的非凡历程,纪念亭于1975年始建,2014年新馆落成。建筑形如舞动的红绸,象征着那段奔腾不息的奋斗岁月,建筑面积达6300平方米,既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馆内通过实物展陈、模型复原、历史照片以及震撼人心的360°环幕投影,生动再现了当年修渠的惊险场景。民工手持铁锤的雕塑群像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叩击岩石。更多精选图片可通过携程攻略或“红旗渠旅游”公众号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今日游客如织,络绎不绝。其中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学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来自红旗渠干部学院,正以脚步丈量精神的高度,在实地教学中感悟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红旗渠通水庆典的瞬间:人群欢呼,红旗招展,泪水与河水一同奔涌。那一刻,十年苦战化作甘泉流淌,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生命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分水闸,建于1965年3月,是红旗渠总干渠的枢纽所在。它将一渠清水从容分流至三条干渠,如血脉般滋养着林州大地。至今,它仍巍然矗立,成为红旗渠精神最坚实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这不仅是一句评价,更是一种永恒的铭记。它镌刻着林县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足迹,见证了一个民族在困境中崛起的勇气,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浩瀚长河。</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地处“鸡鸣一声闻三省”的牛岭山村下方,从陡峭如削、鬼斧神工的“小鬼脸”岩壁中穿凿而过,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关键工程。因当年由全县精选的300名青年突击队员昼夜奋战凿成,故命名为“青年洞”,青春与信仰在此交汇成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