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佛影》云灼 顾沉

LZ

第1章 血影诡壁伽蓝寺<br>  昭华城三月,春雨如丝,笼罩着整座城池。<br>  城北的伽蓝寺内,烛影摇曳,檀香袅袅。高墙上,那幅历经风雨的壁画静静悬挂,画中女子一袭朱红嫁衣,怀抱一把古琵琶,眉目低垂,神情悲怆。<br>  雨水沿着殿檐滴落,溅在石阶上,发出细碎的声响。<br>  忽然,有僧人发出一声惊叫:“血,画在流血。”<br>  殿中烛火晃动,众僧纷纷围拢过去,只见女子的双眸处,竟缓缓渗出殷红的液体,顺着她的面颊蜿蜒而下,在嫁衣胸口汇聚成一团触目惊心的血痕。<br>  这是三月内第三次发生。<br>  午时,皇城,乾清殿。<br>  新帝赵祈年身着玄衣,坐于御案之后,手中翻看着一份急报,眉头紧锁。<br>  殿中寂静无声,直到殿外的内侍小步疾行进来,低声道:“陛下,顾将军求见。”<br>  “宣。”<br>  片刻后,顾沉踏入殿中。<br>  他身形颀长,面容冷峻,身披玄色盔甲,腰佩长刀,雨水未干,浑身带着一股冷冽的气息。<br>  赵祈年将手中的急报推过去:“伽蓝寺血泪之事,你可听说了?”<br>  顾沉低头一看,心口微微一紧。文书上的画像,正是那幅壁画的女子。她朱唇微抿,眉眼间有着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熟悉感。<br>  “臣听闻此事,”他沉声道,“只是寺中一幅壁画,不足为怪。”<br>  “若真是寻常之事,朕也不会召你来。”赵祈年抬眸,目光深沉,“朕已让人暗中查过,这壁画是十年前伽蓝寺所绘,画中女子,据说是当年那场大火中葬身的乐姬。”<br>  顾沉握住文书的手指一紧,声音却依旧冷淡:“乐姬之死,与臣有何干系?”<br>  赵祈年凝视他片刻,忽然低声笑了笑:“朕只是觉得,画中女子与你,似是有些渊源罢了。”<br>  伽蓝寺。<br>  雨势渐大,顾沉带着数名亲兵踏进寺院,僧人们早已等候。<br>  “将军请随我来。”为首的老僧颤声道。<br>  他们走进大殿,壁画上的血泪已被雨夜洗刷干净,只留下暗红色的痕迹。烛光摇曳间,顾沉的目光凝在画中的女子身上。<br>  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胸口闷得厉害,似乎在极久远的梦中,他曾见过她穿着同样的嫁衣,怀中抱着一把琵琶,站在熊熊燃烧的火光中,泪中带笑地看着自己。<br>  “将军可曾见过这女子?”老僧问。<br>  顾沉沉默片刻,道:“不曾。”<br>  但心底的某个角落,却在悄然作痛。<br>  回程的马车上,雨声淅沥,顾沉闭上眼,耳边却回荡起一段模糊的琴声。那旋律细腻缠绵,仿佛在轻轻呼唤他的名字。<br>  “将军。”亲兵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出神,“刚才查问僧人时,他们提到一件怪事。十年前的那场大火,死者的尸骨从未找到。”<br>  顾沉睁开眼,眸光幽深:“什么?”<br>  “他们说,只余一把被烧得焦黑的琵琶。”<br>  顾沉指尖微颤,却不知为何。<br>  夜,顾府。<br>  顾沉辗转难眠,烛火微跳,映出他紧锁的眉心。<br>  他梦见自己立于伽蓝寺外,火光映红天际,手下僧人死死拉住他的手。<br>  殿门前,那女子回首望他,唇角带着笑,可泪水却在火光中闪烁。<br>  “顾沉,我走了。”<br>  熊熊火焰将她吞没。<br>  他大喊,却被火舌隔断了声音。<br>  顷刻间,他从梦中惊醒,额头沁满冷汗。烛影摇曳中,他的胸口似被什么重物压住,喘不过气来。<br>  “云……灼……”<br>  一个名字,从唇间溢出。<br>  可他却不知道,这个名字从何而来。<br>  顾沉坐起身,伸手按住眉心。指尖碰触到的,尽是冷汗。<br>  他盯着烛火怔了许久,才意识到自己竟说出了一个女人的名字——云灼。<br>  这个名字,陌生得让他心生疑问,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如同藏在尘封匣子里的香囊,被风不经意吹开,溢出早已遗忘的气息。<br>  “将军。”门外传来亲兵的低声唤,“陛下有旨,明日再赴伽蓝寺,彻查壁画渗血一案。”<br>  顾沉沉声应下:“知道了。”<br>  亲兵退下,他独自坐在烛火前,盯着手心看了很久。掌纹交错,像极了刚才梦中女子的泪痕。<br>  次日清晨,细雨初歇,天色灰蒙。<br>  伽蓝寺的大门依旧紧闭,几名僧人候在门前,神情惶恐。<br>  顾沉一行到达时,带头的老僧双手合十,低声道:“将军,昨夜寺中又有怪事。”<br>  “说。”<br>  “那壁画女子,有人看见她低下头来,似在哭。”老僧声音微颤,“可我们点灯一看,画上什么都没有。”<br>  顾沉的目光微微一沉:“带我去。”<br>  他们再入大殿,殿内阴凉潮湿,檀香味被昨夜的雨水冲淡了几分。壁画静静悬在正中,嫁衣鲜红,眉目低垂。<br>  顾沉上前,目光一点点掠过她的发鬓、唇角、衣袖……直到那双眼。<br>  他似乎看见,画中女子的眼底,有一抹细微的水光,像是随时会坠落的泪。<br>  “将军?”亲兵在一旁低声提醒。<br>  顾沉收回视线,转头吩咐:“把画后面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机关。”<br>  几名亲兵上前,用力搬动壁画,背后却只是冰冷的砖壁,没有暗格,也没有机关的痕迹。<br>  老僧迟疑片刻,道:“十年前的大火后,这壁画就立在此处,从未动过。那时,有人说,画中的女子是火场中死去的乐姬。”<br>  “乐姬?”顾沉目光一闪。<br>  老僧点头:“名叫云灼。”<br>  顾沉心口骤然一紧,那梦中的名字,与老僧口中一模一样。<br>  “她的尸骨呢?”顾沉声音低沉。<br>  “哎,从未找到。”老僧叹息,“只剩一把烧焦的琵琶,至今供在寺后的禅房中。”<br>  顾沉沿着回廊走向禅房。回廊两侧的石灯早已熄灭,青苔爬满了阶石。<br>  推开禅房的木门,一股淡淡的木灰气息扑面而来。<br>  案几上,摆着一只古琴式样的琵琶,乌木色泽早已斑驳,半边琴身焦黑,裂痕如同枯树的年轮,沉默地诉说着火海的温度。<br>  顾沉走上前,伸手轻轻拂过琴面。冰凉、粗糙,带着割指的锋利。<br>  他忽然觉得眼前一阵恍惚。<br>  火光中,那个身影怀抱着这把琵琶,琴弦断裂的声音清脆而绝决。<br>  “将军?”亲兵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br>  顾沉抬眸,眼神重新变得冷峻:“把这琵琶封存,送回府中。”<br>  “是。”<br>  离开伽蓝寺的路上,天色渐暗,城门外的集市正收摊。忽然,顾沉的耳边传来一阵琴声。<br>  那曲调清冷而缠绵,带着一点令人心悸的熟悉感,仿佛在某个失落的岁月里,他曾无数次听过。<br>  他下意识勒马,循声望去。<br>  街角,一名戴着帷帽的女子正席地而坐,怀中抱着一把古琴,指尖灵动,琴音似水。<br>  人群熙攘,遮住了他的视线。他驱马逼近,可当马蹄踏上那块青石时,女子已收了琴,消失在巷口。<br>  “去追。”顾沉低声喝道。<br>  亲兵翻身下马,迅速追入巷中,然而不过片刻便回来摇头:“巷子尽头空无一人。”<br>  顾沉盯着那条空巷,唇线紧抿,半晌才转身离去。<br>  夜深,顾沉独坐书房,案上那把焦黑的琵琶静静横陈。<br>  窗外风声低吟,烛火映在墙上,拉长了他的影子。<br>  忽然,一阵轻微的“嗡——”声在室内响起,像是琴弦在无风中自行颤动。<br>  顾沉猛地抬头,眼底掠过一丝凌厉的光。<br>  “谁?”<br>  门外亲兵推门而入,却只见顾沉端坐如常,案上那把琵琶安静无声,仿佛方才一切只是错觉。<br>  顾沉挥手让他们退下,目光却始终落在那把琵琶上。<br>  他隐隐觉得,这一案,不仅关乎伽蓝寺的怪事,也关乎自己遗失了十年的某段记忆。<br>  而那个名字——云灼,像一根细丝,在黑暗中牵动着他,向着未知的深渊一步步引去。<br>  深夜,乾清殿的灯笼映着长廊,将那金色的穗影拖得修长而静谧。风吹过时,带起几声断续的铜铃声,似乎在替谁传递着秘密。<br>  御书房内,赵祈年正埋首案前,批阅着厚厚的奏折。案几上摊开的,不止是各地的税赋奏章,还有暗中送来的密报。每一封,都是关于丞相宴尚漓的动向。<br>  他虽年纪尚轻,不过二十,容貌清俊,眉目如画,却并不显得锋利。恰恰相反,他平日里总带着几分懒散与柔和,仿佛对朝政并不上心。然而那双眼底,却藏着不容忽视的深意与冷光。<br>  整个新朝的政权,自先皇驾崩、他继位以来,几乎尽落于丞相宴尚漓一人之手。朝中重臣,多是宴尚漓提拔,人人向着那位位高权重的丞相行礼低眉。外人都道赵祈年是个软弱的傀儡皇帝,唯独少数人知道,他只是在等时机。扮猪吃虎,暗中织网。<br>  只是这张网,还缺最后的线,而那线,便握在眼下正往宫中赶来之人手中。<br>  顾沉。<br>  他不仅是镇守边疆的大将军,更亲掌三十万兵权。还兼任禁军统领,握着新朝最锋锐的刀锋。也正因如此,宴尚漓虽忌惮他,却不敢轻举妄动。<br>  赵祈年放下手中朱笔,揉了揉眉心,听得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br>  “皇上,将军到了。”太监李公公低声禀报。<br>  “进来。”赵祈年抬起头,声音温润,却带着几分久候的意味。<br>  门扉缓缓推开,夜风顺势卷了进来,带着寒意。顾沉踏入御书房,黑色铠甲在灯下映出冷光,他身形高大,眉眼如刀削,带着军中独有的肃杀之气。<br>  赵祈年见到他,面上那层淡漠顿时卸下几分,唇角微微一勾,笑道:“朕还想着你怎么还不到,这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正好,我有要事相商。”<br>  顾沉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臣这便听皇上吩咐。”<br>  赵祈年挥了挥手,示意李公公退下。书房的门在两人身后合上,隔绝了外界的风声。只剩下烛火轻微跳动的噼啪声,映照在两人神情上。<br>  赵祈年缓缓站起身,走到顾沉面前,语气转为低沉:“丞相如今野心太大了。要不是你手握兵权护着这些年,朕的位子恐怕早就不保。”<br>  顾沉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宴尚漓虽不敢贸然行事,但他手中人脉盘根错节,一旦出手,便是雷霆之势。”<br>  “所以——”赵祈年目光凝定,“是时候灭一灭他的野心了。我们不能再只守不攻。”<br>  顾沉沉默了片刻,缓缓颔首:“皇上打算如何?”<br>  “先敲山震虎,让他知我并非全无反击之力。”赵祈年转身走回案前,从一堆奏折下抽出一封密信,递给顾沉,“你查案的同时,不要忘了暗中监视他的动向。他行一步,我们便提前两步。”<br>  顾沉接过密信,粗略扫了一眼,眉头微蹙:“这是伽蓝寺壁画的事?”<br>  赵祈年点头,眼中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意味:“此事不寻常。我担心有人故意借此引起恐慌,甚至借机掩盖什么阴谋。”<br>  顾沉将密信折好收入怀中:“臣已经先行探查了一番,壁画确有异处,但寺中僧人讳莫如深。即日起,臣会亲自彻查此案,务求早日查清真相。”<br>  赵祈年目光深深地望着他,忽而低声道:“顾沉,朕信你。这世上,能让我放心托付的,也只有你。”<br>  烛影摇曳间,顾沉的表情一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他微微躬身,声音低沉而坚定:“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托。”<br>  “好。”赵祈年收回目光,似乎不想让那一瞬的情绪停留太久,“去吧,暗中行事,切莫惊动他人。”<br>  顾沉拱手退下,铠甲在夜色中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他的背影消失在御书房的门外,赵祈年却依旧站在案前,望着烛火良久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