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月考后决定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首先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会有一定区别,上学生“够得着”的课。例如,在操练对话时,对于d层次的要求会降低,阅读课时只要求d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我所给出的阅读任务梳理文章信息,再翻译几个好句或是难句即可。练习讲解时在d层次会讲得详细些,C层次只挑难点讲解。从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来看,还是能够“够得着”。</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和常用时态,开启写句练习。无论是新课还是练习讲解课,但凡梳理出来的短语或搭配,便让学生练习写句。写必批,批后改,要求学生改到句子正确为止。我害怕孤立的写句脱离语境稍显死板,又尝试用一个语境串联要练习写句的搭配和短语。目前写下来的情况还可以,至少学生在不断去改正一些基础错误,例如:首字母未大写,句子无标点,时态错误及一些小的语法点。</p> <p class="ql-block"> 在练习写句的同时,也练习读后续写。同样,布置必批改,批改必更正,更正后再润色。但是“润色”我暂时不做要求,如果是AB层次会要求,CD层次主要是鼓励学生能写并尽量减少语法错误即可。当然,我会挑选出学生作文中的典型错句,利用课堂几分钟的时间带领大家分析错误并更正。一定要养成学生用“句子结构”这把“尺子”去“测量”自己的句子是否正确。看着学生们五花八门的中式英文大错句,还是挺头大。但我也告诉自己,没事,他们初中时就写不对,慢慢来吧!</p> <p class="ql-block"> 写句练习和作文“无限”改的方法,在初中时效果特别好,特别是备战中考的一年。只是有点“废”老师,每天改改改,有时候真是挺累的!但是我害怕的是事倍功半,事半功倍永远值得去摸索。看着学生的读后续写,还是感慨他们的语言输入不够,分班前必须要赶教学进度,还要及时反馈练习错误,那么系统性为学生的写作做积累指导成为我分班后着重思考的教学重点。</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我终于克服了急躁这个毛病,终于有了一点点松弛感。虽然心里肯定是着急的,我害怕我的课堂太基础,学生倒是“够得着”,可是最后我们都会“够不着”即将到来的半期考试。但是我又告诉自己,都跟自己约定好了,不要去关注排名,一边调整教学一边反思,努力就行。所以尽量不批评学生,他们没按要求做的时候,更多是苦口婆心讲讲道理。可喜的是书写比赛学生的成绩不错,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一等奖。看着他们漂亮的书写,突然觉得那么辛苦改书写本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本周的困惑和难题依旧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我一直对自己的课很有自信,不敢说高效,但至少不至于那么枯燥,学生们喜欢便多少都能学一点。可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旧不好,依旧有学生想睡觉和眼神空空。为什么比起十多年前,同样精气神十足的我、更有教学经验的我,更认真的我以及我的课,没有当初那么吸引学生了呢?难道是我真的老了吗?当我和其他科目老师交流时,他们的科目学习状态也是如此。这是当前学生的常态吗?</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些困惑,我接到了心理健康的培训邀请。我一直舍不得落下一节课,舍不得请任何假,但这个培训我一定得参加。我认为,一个教学成绩优异的老师一定是教学和学科学习管理都做得很好的老师。而学科学习管理需要我们和学生斗智斗勇,需要对目前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更多的了解。我们都可以想象,一个老师的课上得再好,学生不学,一切都是徒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么,这个阶段的教学周记到此告一段落吧。用上一周周记佳佳给我的评论结束这一周的记录:真正的教学并不是一种能力,其实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计较不在乎,自我的一种修养,尽心尽力而为,足矣!生活中不需要太多的掌声,更需要的是一种沉淀,一种爱!爱己爱彼!</p><p class="ql-block"> 我是寓心,一名教高中英语的新教师,我们下周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