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旅一月碎碎念8· 洛杉矶(下)

陈国俊

<p class="ql-block">  昨日下午,游毕星光大道天光尚亮。行前L建议我们去参观格里菲斯天文台,同时可以居高临下观赏洛杉矶夜景。说来惭愧,我此前似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所在,但对它的前世今生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格里菲斯天文台</b></p><p class="ql-block"> 格里菲斯天文台坐落在洛杉矶西北山顶。虽然距离中国戏院不到10公里,不过行车花了大半个小时,因为有一段盘山路,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路上,司导孟哲给我们“科普”了一些格里菲斯天文台的小知识。我们这才知道,在学者和天文爱好者心目中,格里菲斯天文台地位极崇高,被视为天文教育的“启蒙圣地”,到该台参观被誉为“天文圣地之旅”。</p><p class="ql-block"> 其实,格里菲斯天文台并非以科研见长,它的创建者威尔士移民、矿业大亨格里菲斯男爵初衷是科普与慈善。有一次格里菲斯参观了威尔逊天文台后,见多识广、功成名就的他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深感宇宙的深邃与人类的渺小,卑微与敬畏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他相信如果人人都在天文镜中看一看星空,就会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他立志要建一座无偿开放的天文台,让高高在上的天文殿堂走出精英圈,深入社会,走向大众。1896年他曾捐献了1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洛杉矶兴建了一座公园,即格里菲斯公园;1912年他决定为洛杉矶献上第二份礼物,捐巨资在格里菲斯公园兴建一座剧院和天文台,“让宇宙触手可及”,实现“开启民智,教育大众”的梦想。后来历经坎坷直到格里菲斯谢世10年后的1935年,格里菲斯天文台终于建成开放。如今的格里菲斯天文台,配备4台公共望远镜,其中就有加州最大的蔡司折射镜;设有八大行星系统和地月运动演示互动模型;建有球幕电影院,360度穹顶投射天体演变电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天文台时已近傍晚,正是人们来此参观的高峰期。登上山头后,首先看到的是天文台前草坪上的天文学家荣誉纪念碑。圆锥形的纪念碑上雕有西方各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从古希腊的喜帕恰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伽利略,再到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的开普勒、牛顿,直至近代科学时代发展期的赫歇尔。我绕着纪念碑缓缓走了一圈,依次仰望这些科学巨匠,犹如一幅恢宏的科学史册在眼前徐徐展开,人类正是踏着科学的阶梯,从蒙昧走向开化,从贫困走向富庶,从野蛮走向文明;当然在浮想联翩的同时,也难免唏嘘感慨:正是在欧洲科学技术、思想启蒙突飞猛进的时代,东方大国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幻境之中,将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将民主法治视为“异端邪说”,耽溺于万方来朝颟顸臆想中的帝国,其结果必然是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土崩瓦解。上午的盖蒂中心,此刻的格里菲斯天文台,让我想起美国一代代的企业家,流淌在血脉中、熔铸在灵魂里的公益意识与超越功利的社会责任,正是国家、制度与全社会对慈善、教育和公德的保障与激励,才使得美国走在了世界文明的前列。</p> <p class="ql-block">  荣誉纪念碑的后面是格里菲斯天文台。这是座一体两翼式的建筑,中间是门厅和天文馆,东西两翼分别是“眼之厅”和“天之厅”。三座建筑连为一体,其上各有一个铜制穹顶。天文馆里,全新的天幕、天象仪、数字激光投影机、座椅、音响系统、灯光,为来访者营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天文环境;眼之厅展示的是观察天文的设备和技术,天之厅则展示了天体运行和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只是我们来去匆匆,既没有静心观赏天文馆的图文展示,也没有碰上公众望远镜的定期开放,更不知道还有球幕大厅可以观赏天体演变的立体电影。因自己见识浅陋而与天文盛宴失之交臂,至今想来还后悔不已。</p> <p class="ql-block">  格里菲斯天文台地理位置优越。雄踞高山之巅,洛杉矶全景乃至太平洋海岸俯视可见,大自然的雄浑苍茫与现代都市的热闹繁华近在咫尺;遥望对面,是“好莱坞”山头,青黛山体上巨大的“Hollywood”白色字母清晰可见,科学与艺术就像一对孪生兄妹,朝夕相望、彼此相伴。</p> <p class="ql-block">  早晨出来时,L特地关照我们在格里菲斯天文台可以等天黑后看夜景,洛杉矶的辉煌灯火不可错失。由于自身疲劳和担心司机晚归,我们辜负了他的美意,暮色苍茫之中,我们踏上了归途。从格里菲斯天文台的山道上盘旋而下之时,竟然一直有两个大大的问号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何为美国?何为中国?这大而无当的问题,我这凡夫俗子又哪能解得了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环球影城</b></p><p class="ql-block"> 在一定程度上说,洛杉矶的环球影城比盖蒂中心和格里菲斯天文台更加广为人知。今天我们将用一天时间去见识一下这座洛杉矶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 “环球影城”位于洛杉矶市区西北郊,是一座以环球影业经典IP(如哈利波特、变形金刚、侏罗纪公园等)为核心主题,为游人提供沉浸式体验的主题公园。这“环球影城”还真是具备“环球”性,因为不仅美国有,其他国家也有,除了洛杉矶这个“老祖宗”外,佛罗里达的奥兰多有,日本的大阪有,新加坡有,西班牙也有个地中海环球影城,中国的在北京,2021年开放迎客,有4平方公里,是现有环球影城中建成最晚、面积最大的一个。虽然洛杉矶“环球影城”正式对外开放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但追根溯源得提早到1900年代初期,别具慧眼的制片商发现好莱坞山区光照充足、地貌多样且租金低廉,是理想的天然摄影棚。1912年环球影业创始人卡尔·莱姆勒在此建立制片厂,逐渐吸引派拉蒙等八大公司入驻,形成好莱坞影业集群,这一片半干旱半荒漠的山地逐渐成为世界闻名的影城,电影事业也由此蒸蒸日上。风水流转到了20世纪60年代,电视行业异军突起,不断冲击电影市场,精明的制片商另辟蹊径,利用闲置片场开发观光项目。1964年7月,世界首个电影制作与娱乐体验结合的主题公园在洛杉矶诞生了。一座座真实的电影制片厂,一个个经典的电影主题,一处处充满奇思妙想的游乐设施,如同注了魔法般贯穿一体。游人到此便由观众成了角色,银幕场景成了现实世界,座椅中的观看成了场景中的互动,静态的观赏成了沉浸式的体验。据说,每年来此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为洛杉矶带来349亿美元的收入。</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洛杉矶环球影城占地约1.68平方公里,分上、下两区,里面又各有若干个主题园和48个摄影棚。要认认真真地玩过来,即使年轻人一天也绝对不够,我们年届七旬的老人更是奢望。由于这两天不停奔波,累得老骨头有点疼,仗着17年前曾来过一次的经历,这次根本就没做功课,到了地头完全是不问东西南北、随兴而走。事后才知道下区我们根本就没去,任天堂、变形金刚、木乃伊、侏罗纪等游乐场也就失之交臂了;即使在上区,像“未来水世界”等,我们也因排队太长而放弃了。对我而言这趟环球影城之旅,纯粹就是一趟盲人摸象之行。</p> <p class="ql-block">  到达环球影城大约是十点半,从车库乘电梯上了一个坡面,沿着一条通道就到了入口处。正门外是一个钢制的空心地球模型,一根根钢条以经纬线的形式编织成的“球笼”,球腰绕着一圈大金字:UNIVERSAL STUDIOS,这是环球影城的标志,几乎人人都要在此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经安检进园后便随波逐流地顺着一条大道漫步而前,好莱坞的电影旋律,一栋栋造型怪异的屋舍,张牙舞爪的招牌和挂像,迎面走来的鬼怪式巨人,摇头摆尾的卡通人物,“披麻戴孝”的骷髅,街心摄影场的铜雕,让我们觉得开始“入戏”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的第一个主题园区是哈利波特魔法园。麻石铺就的马路,白雪覆顶的石垒古屋,假山上的尖顶碉楼古堡,我们已经站在一个中世纪的城堡中了。这儿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除了游人之外,还有形姿各异的工作人员,有的穿着工装,有的穿着道袍,有的装扮成面目狰狞的家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悬挂着扫帚的木三角门楣下,我探头探脑了一阵,发现昏暗的厅堂中摆满了古朴的木制桌椅;放胆进入厅内,但见里面斜梁歪柱,悬楼吊阁,层叠之间的灯火如兽眼幽光,造型和气氛甚是诡异。适应了这昏昧的环境后,发现里面零零星星地有些人,有的在东张西望地行走,有的坐着喝饮料吃面包。这大概是哈利波特魔法学校的教室和餐厅了。</p> <p class="ql-block">  转了一圈出来走到了古堡下,门口一块警示牌:“来自魔法交通部的通知,警告!”下面还有一串小字母,大意是模拟惊险特技飞行,身患疾病、血压异常、晕车、孕妇、恐高等不宜乘坐云云。我辈谨慎,还是不玩为宜。</p> <p class="ql-block">  古堡对面是一个游乐场,林中呼啸跌宕的过山车、尖叫狂呼的坐车人。这场景只是略微撩起我一点张望的兴致,至于尝试的欲望却一点也没有。唉,真是老喽!</p><p class="ql-block"> 又行不远,到了一个“鬼怪园”,两个巨怪守着一个小小的房子,门就是一个窟窿。当然也没有玩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走过一条商业街,到了一处类似旋转木马的水上游乐场。走路走得已经乏味的两位夫人顿时来了兴趣,一人跨上一只昆虫开始了魔法炫舞。</p> <p class="ql-block">  行程中有个“影城之旅(Studio Tour)”还值得一提。就是乘坐电车,在影城内晃晃悠悠地行驶了大约1小时。有时缓缓行驶在起伏的山道上,有时蜿蜒在树林草地间,一会儿穿过正在拍摄的片场,一会儿驶过宁静的村庄。当然,激动人心的场景是必不可少的。</p> <p class="ql-block">  电车开进了一处类似工厂的区域,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忽然间电闪雷鸣,车子剧烈晃动,灯光明灭,枪声大作,烈火熊熊,金属折裂声、汽车急刹声、人的尖叫和怪物的低吼从四面八方传来,一辆撞断的车厢向我们迎面扑来,大水涌出,浊浪滚滚而来……地震了!</p> <p class="ql-block">  刚出地震区,又进了“恐龙园”。一道铁门缓缓打开,电车缓缓进入了一个“隧道”,一阵快捷音乐,几盏红灯闪烁,刹那间已经身在原始雨林中了。正当我们为满目翠绿、鸟语花香而欣喜时,一声怪啸破空传过,一只凶猛的恐龙突奔而来,眨眼间又一群恐龙虎视眈眈地追车疾行。惊骇之中,一只大恐龙一边咀嚼着一头小兽,一边用硕大的脑袋撞向车窗,森森獠牙历历在目。游客心跳狂呼之际,又有数只恐龙扑向车子,正当命悬一线之际,一个庞然大物拯救了我们——金刚出现了,拳打脚踢,搏命厮杀,刚刚击退恐龙,又遭遇了山崩地裂,车子在山崖滚落,恐龙“趁火打劫”;金刚再次出现,击翻恐龙,拼尽全力托住了滚落的车子。人们终于走出了万劫不复的险境!此刻,铁门开启,光芒照亮隧道,车子驶向光明。</p> <p class="ql-block">  出了山洞,来到湖边。阳光明媚,碧波荡漾,美景让人们从惊魂中平静下来,焉知危险还在前面:忽见平静的湖心波起涛涌,一条船突起大火,猛然间一条鲨鱼跃出湖面,与我们擦身而过——幽灵般的大白鲨就在身边!</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的凶险刚刚结束,人类的灾难又出现了。电车驶过一片坠机现场,巨型波音客机断成几截,机体残骸四处洒落,浓烟翻滚,现场一片狼藉。</p><p class="ql-block"> 电车上有讲解员,可我除了听明白影城中正在拍摄好几部电视剧之外,其他基本不懂。她就和我面对面,讲解清晰流利,我还装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其实是应了那句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p><p class="ql-block"> 以往看好莱坞大片,不过是“隔岸观火”;此刻是融入好莱坞大片,旅行末日世界,体验惊魂落魄,结缘生死劫。</p> <p class="ql-block">  玩了半天,肚子早已饿了。随便在影城中一个叫米勒的餐厅里用了餐。热狗、金枪鱼三明治、牛肉三明治、鸡排三明治,虽然饱腹,但味道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  餐后我们还在环球影城看了两场电影。一场是玩具总动员,一场是辛普森一家的骑行。观众如云,一拨一拨地排队。球幕剧院被隔成一个个观影舱,每个舱内不到10人,每人前有横杆,旁有护板,并系上安全带,人被固定在座椅之中。通过现代技术,以摇晃震动、声响气味、风吹雨淋等效果,让你变成剧中角色,随着剧情盘山坠海,上天入地,出生入死……好在时间不长,大约10分钟,就完成了魔幻世界与人间现实的转换。</p> <p class="ql-block">  就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地玩了大半天,天色已经傍暮。从环球影城到L家,有1小时40分钟的车程。为我们开车的M先生是一位40岁左右的华人,他是去年来美的职业移民,夫妻俩带着4个小孩。出国前他在航天系统工作,是个高技术且涉密的部门,正因为如此,他的移民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单位把关,调离涉密岗位,这一来就耽误了两三年;单位批准了,去广州领事馆面签,被国安部门发现,审查后要求再脱密一年。一年后,国内放行了,美国人又担心他是中国间谍,又是一通行政审查。来来回回又拖了两年,直到去年终于办成赴美。到了美国日子也不好混,美方的航天系统或敏感行业进不了,好在三个孩子在公立学校读书,不要钱,还管两顿饭,不过最小的读幼儿园需要每月1600美金。因为办移民找国内的中介花了不少钱,如今一家子的生计很艰难。M先生现在只能找些开出租、送外卖等临时工作,收入得不到保障,像今天为我们开车能挣300美金,我们又给了他几十元小费,算是有了一点收入。</p> <p class="ql-block">  两位夫人心软,回到家后还在为M先生的遭遇叹惋不已,为他一家在美国的日子担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