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新闻对话的旅程

“悦”成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一月的风刚吹过包头的街巷,我便踏上了一段特别的旅程。这并非寻常意义上的山水之行,而是一场关于表达、倾听与传播的思想跋涉。在稀土高新区的教育系统信息宣传培训中,我重新理解了“讲述”的意义——它不只是记录,更是共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培训现场,大屏上“让新闻‘活’起来”几个字格外醒目。从5W要素到讲故事的艺术,每一个环节都在提醒我:真实的力量源于细节。屏幕上展示的“讲‘故事’”“拆解细节”“不同视角”等模块,像一扇扇打开的窗,让我看见信息背后的人与温度。原来,好的宣传不是单向输出,而是邀请他人走进现场,感受心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课程深入到“翻译的艺术”,复杂的术语被转化为生活化的类比,技术步骤被拆解为可感知的过程,我才明白,沟通的本质是降低理解的门槛。而舆情管控的部分,则教会我在喧嚣中保持理性,用倾听重建信任,避免情绪化对抗——这些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旅途中待人接物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触动我的,是那句“新闻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有温度的故事”。坐在电脑前,看着文档里写着“一定要深入现场,用细节代替形容词”,我仿佛又回到了第一次采访的教室门口,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穿过走廊。宣传不应只有“宣”,更要“传”,传得远,也传得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