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育硕果,国培相聚话教研。2025年11月10日晚上,“国培计划(2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北部湾大学顺利开展。来自全区的 80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齐聚一堂,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区域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专题讲座、课堂观摩、互动研讨、实践展示等多元形式,共同探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p> <p class="ql-block"> 一、培训启动篇:明确方向,凝聚力量</p> <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学员们在北部湾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顺利报到,领取学习资料包,为培训做好准备。晚上,开班典礼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伊始,北部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封彬贤对本次活动致辞。他先是介绍了北部湾大学的发展历程;随后强调本次培训纪律,要求学员严格遵守规范,确保培训实效。</p> <p class="ql-block"> 陈宝宏老师深度解读培训方案,从课程设置到学习目标、学业要求等,为教师们明晰学习方向。</p> <p class="ql-block"> 二、专题讲座篇:深耕理论,聚焦实践</p> <p class="ql-block"> (一)农积勇《践行教育家精神 引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进入理论学习阶段。钦州市第八中学高级教师农积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教师育人使命以及践行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这四个方面开展题为《践行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农老师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让教师们深刻领会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增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农老师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强调这一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 。</p> <p class="ql-block"> 弘扬教育家精神,勇担教师育人使命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农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介绍了张桂梅、于漪等教育家的先进事迹,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包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等 。</p> <p class="ql-block"> 在践行教育家精神,引领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农老师从学科能力、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多个维度入手,为教师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培训,教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新的教学技术,为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需求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二)覃喜春《感受运动变化 发展核心素养》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11日上午,南宁市青秀区名师工作坊坊主——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正高级教师覃喜春老师围绕《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教学策略》开展了主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1. 立足核心素养导向</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师培训需紧跟国家课程改革方向,深入理解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覃喜春老师通过回顾课标变化,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新理念,将素养目标融入日常教学设计与实施中。</p> <p class="ql-block"> 2. 注重整体教学与资源整合</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覃喜春老师提出教师应具备“三只眼”的视角:飞鸟之眼把握方向,蜻蜓之眼整合资源,蚂蚁之眼精进路径,引导教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课标,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 3. 强化空间观念与应用意识培养</p><p class="ql-block"> 针对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覃喜春老师帮助教师明确核心素养,如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的落实路径。通过生活联系和知识整合,促进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图形知识,实现从抽象到想象、从理解到应用的两次转化。</p> <p class="ql-block"> (三)罗柳萍《“数与运算”学生典型困难解析》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听了11日下午罗柳萍老师的课,不少老师都直言“耳目一新”——这堂关于“数的运算”的分享,彻底打破了大家对整数、小数、分数运算的孤立认知:原来三类运算的底层逻辑高度一致,核心都是“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加减法是同一计数单位的累加或减少,乘除法则是计数单位的组合运算或细分调整。</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对这一本质梳理,让此前抽象的运算规则突然“活”了起来。比如分数除法里的“颠倒相乘”,不再是需要死记的机械步骤,而是计数单位细分后自然推导的结果。而课中展示的“数与运算”整合设计(像整数与分数运算的联动开启课),更让听课者意识到:教学不能停留在“教算法、练步骤”,而要转向“明算理、建结构”——帮学生把零散的运算知识,锚定在“计数单位”这根主线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不少老师表示,后续教学会试着以“计数单位”为脉络,串联不同数的运算内容:不再让学生只满足于“正确算出结果”,而是引导他们理解“为什么这样算”,最终实现“灵活选择策略算”,真正让运算能力从技能层面,生长为可迁移的数学思维。</p> <p class="ql-block"> 沉心学习,用心感受的学员们,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三、学习分享篇:感悟收获,共促成长</p> <p class="ql-block"> 以己为舟,探学海之径;秉心为烛,照教育之途。</p> <p class="ql-block"> 第一小组成员与覃喜春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向往之,行追随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p><p class="ql-block"> 两天的培训既充实又忙碌,思想火花的碰撞异常激烈。通过学习,全体学员收获满满,大家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爱与执着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不负韶华、以梦为马、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刘秋霞、农燕莹、兰理婷、何晓琴</p><p class="ql-block">图片采集:陈宝宏老师、何勇辉、何昀聪</p><p class="ql-block">音乐推送:刘秋霞</p><p class="ql-block">版面设计:刘秋霞</p><p class="ql-block">校对:刘思、凤连保、农智东、何志荣</p><p class="ql-block">审稿:陈宝宏、何昀聪、刘秋霞、其他小组组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组:刘秋霞、何勇辉、何志荣、何昀聪、何晓琴、兰理婷、农智东、农燕莹、凤连保、刘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