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俞敏洪老师环球寻访日记人

遇知音

尊敬的日记行者俞敏洪老师:<div><br><div>  您好!近期看了您访谈两位写日记的当代徐霞客,一位是徒步穿越罗布泊第一人雷殿生,一位是畅销书作者《背包十年》张金鹏。您是徐霞客老乡,忍不住向您推荐第三位有“单车徐霞客”之美名、马上90周岁王大康老人。1981年他41岁时‌骑行全国,3年半行程6.2万公里,采访56个民族,撰写33大本日记,2016年曾结集出版56万字《王大康骑游记》。 ‌</div><div><br></div><div> 今天与与远在乐山家中的王大康老人通电话,得知11月28日是老人90华诞。如今老人依然非常健康,独自独立生活,而且每天坚持写日记、读书、看报、练字、骑行、弹钢琴。尽管是四川口音,但底气很足,吐字清晰。老人透露去年12月他给中组部领导写信把省下来的25万元工资全部交了党费。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我忍不住提出要找时间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非常开心竟然提出为我报销旅差费。</div><div><br></div><div> 真诚建议俞老师在老人90华诞之际访谈第三位当代徐霞客王大康老人,同时征集一批文学和日记志愿者帮助全国日记老人整理日记、提炼人生智慧,择优出版日记精华和日记人故事丛书,帮普通老百姓为后世留下远比物质财富更可贵的精神财富和传家宝,实现老子《道德经》所言死而不亡者寿。</div><div><br></div><div> 实践将证明寻访全国乃至全国日记人,倡导人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意义重大!</div><h5><br>美好人生工程发起人李美志2025年11月11日于郑州新密大隗实验学校</h5></div> 尊敬的俞敏洪老师,我是一名从小跟随父母流浪的搬砖娃,文盲的母亲培养我考上您熟知的空军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毕业后曾在部队科研单位工作近20年。早在1992年萌生灵感提出提高人生质量的系统工程——美好人生工程。2003年看央视报道马燕日记改变命运故事,触动我开始研究探索日记,如今22年收集国内外日记人传奇故事数百个。近年在河南等地多个乡下学校支教辅导乡村孩子养成写日记好习惯。我有一个环球旅行寻访日记人的梦想,两年前已经独自背包住青旅去过越南、柬埔寨、老挝和日本共4个国家,收获多多。<br><br>很想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更希望有机会与您一起旅行,一起写日记。更希望在您的家乡或更合适的地方筹建国家日记馆,珍藏老百姓的日记。<br><br>洛阳和保定两个日记博物馆的筹建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