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早就收到了朋友的短信:说孩子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找回了学习状态。看到这个消息真的特别的开心,我算是过来人,知道要把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娃引回正轨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位妈妈做到了,非常值得称赞。</p><p class="ql-block">曾经我女儿在初中阶段时我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形,一个从小到大被自己关心照顾安排的小屁孩,突然长成了大人的模样,并逐渐脱离掌控,对一位母亲来说,是很不适应的。或者与其说是脱离掌控,不如说孩子的成长已经将母亲的成长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作为家长我们无法跟孩子同频,所以我们无法相互理解,这份相互的不适应,就成为了心理学定义上的“叛逆期”。</p><p class="ql-block">但这真的是叛逆吗?我现在认为不是,它是一个孩子意识的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妈妈的羽翼逐渐成为他们身上的桎梏,他们只是想做他们自己而已。但当他们无力挣脱,只能用反抗的方式表达自己,就是越说越不听,越管越叛逆,这种无声的对抗伤害了彼此。</p><p class="ql-block">我只给了这位妈妈一个建议:放手。停下控制,把空间和自由还给孩子,你做你自己的事,把爱和信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所有的问题,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业,所有跟他有关的,都让他自己对自己负责。当孩子开始对自己负责,才学得会承担。</p><p class="ql-block">朋友做的很棒,放下一天,放下了一周,就这样连着几周过去了,他们都慢慢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好像一杯混浊的水,慢慢的被沉淀的干净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看见了彼此,理解了彼此。</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十五章中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水清澈,不是因为不含杂质,而是懂得沉淀;人的心也一样,心通透,不是因为没有念头,而是从不执著,人的修行,是与烦恼同行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当我们能够安静下来,沉淀下来,不再抗拒生活的泥沙,而是像水一样接纳、沉淀、升华,便会发现:幸福的开关,就在自己手上。</p><p class="ql-block">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 总是立德,总是清理,世界安平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