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兴安岭的晨雾是那种化不开的乳白色,沉甸甸的,浸润着千里林海。松针与湿土的气息混杂,构成这片原始森林最本真的味道,就在这无边的寂静里,一种异样的震动,由远及近。起初是隐约的轰鸣,向远山的闷雷。随即一阵粗犷而充满生命力的歌声,猛的撕裂了雾霭。</p><p class="ql-block">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p><p class="ql-block"> 歌声谈不上优美,甚至有些跑调,但那声音里迸发着一种足以让山峦动容的,钢铁般的坚硬与赤诚。寻着歌声望去,在一片被推倒的林木间,是一副让天地为之改色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一群年轻人,是的,一群几乎还是孩子的年轻人。正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与这片亘古的山野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男青年赤裸着上身,古铜色的脊背在晨曦中闪着油亮的光。他们推着小车,在松软的土石间奔跑如飞,车轮发出不堪负重的“吱呀”声,与他们的号子交织成最艰苦的乐章。女青年剪着齐耳的短发,脸上蹭满了泥浆,她们挥舞着几乎与身等高的铁镐,每一次扬起落下,都带着一种决绝的狠劲。虎口被震裂,渗出了血丝,悄悄的染红了搞柄。 整个工地上,只有两台老旧的东方红推土机,像两只疲倦而倔犟的老牛,用他们巨大的履带,一寸一寸的破开沉睡千年的土地。而年轻的人们,便紧跟着它的轨迹,用双手去清理,去雕塑,去创造。</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筑路总队八连的战士,分别来自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地……响应一个时代的召唤,将最滚烫的青春,义无反顾地泼洒在这片陌生的黑土地上。他们是工人,更是战士,手中握着的是铁镐,是铁锹,也是保卫祖国山河的枪支。</p> <p class="ql-block"> 山里的天,是孩子的脸,方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间乌云便从山脊后猛扑过来。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的砸了下来,噼里啪啦的作响,在林间腾起一片白茫茫的水汽。雨水瞬间浇透了每一个人,顺着头发,脸颊,脊背汇成一道道溪流。没有人跑去躲雨,甚至没有人皱下眉头,反而让劳动的节奏像被上了发条,骤然加快。</p><p class="ql-block"> “下雨当流汗——”一个洪亮的声音领头喊道。</p><p class="ql-block"> “刮风当扇——”。成百的声音汇成一股声浪,压过了雨声。</p><p class="ql-block"> “小车不倒只管推,革命加拼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p><p class="ql-block"> 这口号是他们自己编的,是玩笑,是自嘲,更是支撑他们不倒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在雨中,他们模糊的身影仿佛化成了一群与天地抗争的精灵,每次镐头落下都带着一种悲壮的,开天辟地的力量。为了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富有,立于世界之林,不在任人欺辱的梦而奋斗。这梦想太沉重,重到需要他们用尚且单薄的臂膀来扛起,这梦想又太炽热,炽热到足以烘干湿透的衣裳,温暖冰冷的筋骨。</p><p class="ql-block"> 中午后勤的车在泥泞中颠簸而来,可工地上热火朝天的节奏,并未因食物的香气而有片刻的停歇,炊事班的班长只好开着车,沿着漫长的施工线缓慢的移动。开到哪一段,哪一段的人才暂时放下手中的工具,蜂拥而上,他们或蹲或站,就在雨中,狼吞虎咽的扒拉着碗里的玉米窝头和不见油星的白菜汤。往往不到十分钟,碗一搁,抹一把嘴,便又冲回了自己的岗位。整个午休时间,工地的脉搏始终以那种令人心悸的频率,强劲的跳动着。</p> <p class="ql-block"> 夜幕终于给了这片喧闹的山野片刻的安宁,大家说笑着走在反回营地的路上。我们的营地,那是一片搭建在山坡下的绿色帐篷。帐篷里是另一种“创造”。没有床板,就从山上砍来碗口粗的树干一根根并排铺成巨大的通铺,躺在上面坚硬的木杆硌的人生痛,翻个身变是一阵“嘎吱”作响的合唱。</p><p class="ql-block"> 床铺用木桩架起,离地面六十公分。床下是未经开垦的土地,青盈的小草和野花,在床下随着略过的微风摆动。山间的流水在床下淙淙作响,反复整夜都在吟唱着大自然的歌谣。</p><p class="ql-block"> 晚上9点熄灯号响起,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白天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将年轻的人们迅速卷入沉酣的梦乡。无论身体如何硌得慌,无论湿气如何侵入骨髓,都无法阻挡这沉睡。</p><p class="ql-block"> 然而,宁静在三点的凌晨被猛然刺破!</p><p class="ql-block"> 紧急集合的号声,尖锐,急促,像一把利刃划破了睡眠的帷幕。一瞬间帐篷里炸开了锅,黑暗中是紧张的穿衣声和急促的呼吸声,以及因为紧张而互相碰撞的低呼。快!快!</p><p class="ql-block"> 人影憧憧,手忙脚乱地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向外冲去,六分钟,全连在操场上集合完毕,比要求的五分钟晚了1分钟。连长铁青着脸站在队伍前,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像冰冷的钢铁:</p><p class="ql-block"> “接到上级命令,发现敌特信号,全体听令,开始搜山!”</p><p class="ql-block"> 话音未落,北面密林深处“咻——”的一声,一颗绿色的信号弹托着妖异的光尾,狞笑着划破夜空,将无数张年轻而惊恐脸映得一片惨绿,紧接着第二颗,第三颗……,那是不祥的挑衅,是真实的威胁,空气瞬间凝固了。</p><p class="ql-block"> “以排为单位,地毯式搜索,出发!”</p><p class="ql-block">连长下达了命令。</p> <p class="ql-block"> 没有犹豫的时间,三个排像三支利剑射入墨一般浓密的原始森林。白天的雨水让道路泥泞不堪,灌木丛和疯长的杂草缠手绊脚,月光被层层叠叠的枝叶撕成碎片,吝啬地洒下几点微弱的光斑。根本看不清脚下,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凭感觉前进。不断有人摔倒,“噗通”一声闷响,又立刻挣扎着爬起,浑身上下沾满了冰冷的泥浆。荆棘刺破了裤脚,划伤了皮肤,但没有人吭声,只有粗重的喘息和脚步踏过腐叶的沙沙声,在寂静的林中回荡。</p><p class="ql-block"> 惊动了栖息在林中的飞鸟,它们扑棱着翅膀纷纷飞起。每一丛灌木后都有可能藏着敌人,每棵大树后都有可能响起冷枪。大家小心翼翼,密切的注视,倾听着四周。心脏在胸腔里疯狂的跳动,恐惧是真实的,但肩上的责任压倒这一切。正在大家高度警惕,小心的向前搜索时,听到不远处的密林中有树枝被碰撞的声音。排长一个手势,大家散开,向那个方向包抄过去。在此时两个驼鹿从树林中窜出来,向远方狂奔而去。望着它们远去的身影,大家放下了悬着的心。</p><p class="ql-block"> 凌晨5点,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收兵的号角终于响起。队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带着满身的泥水和被荆棘划出的血痕,陆续返回营地,直到这时连长紧绷的脸上才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p><p class="ql-block"> “演习结束!同志们,警惕性一刻也不能放松!”</p><p class="ql-block"> 原来这惊心动魄的一夜,是进行一场军事演习。是锻炼大家的坚强意志和一颗时刻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心。没人抱怨,大家只是相互相视苦笑,捶打一下身边战友沾满泥土的肩膀。一种经过考验,更加坚实的默契,在沉默中流淌。</p><p class="ql-block"> 早饭的号声响起,稀粥,窝头,咸菜,匆匆吃完,大家默默地拿起那些已经磨得发亮的铁镐和钢钎,铁锹,又一次走向昨日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朝阳越过山巅,跨过森林,将金色的光辉洒在他们年轻的背影上,那些背影与巍峨的兴安岭,沉默的山林,渐渐的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许多年后,那条由青春铺就的公路,早已车水马龙。当年那片曾经响着号子的山林重归寂静,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也以华发丛生,他们或许会在一个阳光安静的午后,忽然想起大兴安岭的雨,想起帐篷铺下的流水声,响起那改天换地的岁月,想起那划破夜空令人心悸的信号弹。会发现生命中最艰苦的岁月,恰恰成了记忆中最闪光的金子。那不是一段被歌颂的,抽象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代用他们唯一的,不可复制的青春。在共和国的筋骨上,刻下的最真实,最滚烫的印记——如火焰般燃烧,如山花般浪漫,与那绵延的群山一样,静卧在历史的长河里,永恒而不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