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回望儿子二十五年的成长轨迹,那些闪光与遗憾交织的片段,终成我关于孩子教育最深刻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儿子曾是全家的骄傲。小学到高一,他自带光芒,班长、团支部书记的职务一路相伴,初升高顺利考入县重点中学火箭班,大学期间更是早早入党,凭借优异表现敲开了市中心医院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在初中阶段,恰遇其二爸当班主任。三年的管教与陪伴,班上乃至全级一直名列前茅,中考以优异的成绩上了高一火箭班且成绩一直都不错。高二文理科分班后,他犹如脱笼之鹄,早恋、游戏占据了他本该深耕学业的时光,高三上半期的成绩甚至徘徊在重本线边缘,即便高考以588分(高出重本线41分)的成绩止损,也终究与家人期许的顶尖学府失之交臂。</p><p class="ql-block"> 反思根源,我满心愧疚。常年在外打工的我,只能靠电话维系亲子沟通,缺席了他青春期最关键的引导;妻子独自照料比他小13岁的妹妹,分身乏术,对他的管教常常力不从心。正是这份“缺位”的陪伴与“松散”的约束,让他的天赋与基础被辜负。好在儿子未曾沉沦,工作两年后凭借自身努力考上四川农业大学在职研究生,用行动弥补了曾经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这份迟来的圆满,更让我读懂了教育的真谛:孩子的成长从不能靠“顺其自然”,青春期的迷茫与诱惑,需要父母的及时牵引。如今女儿读初一,她的基础不比当年的儿子逊色,我便吸取过往的教训,无论工作多忙,每晚必抽出时间与她视频,倾听她的学习困惑、分享她的生活点滴,用实实在在的陪伴筑牢她成长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教育没有回头路,唯有以过往为镜,及时修正方向。儿子的经历让我明白,父母的管教与陪伴,是孩子抵御诱惑、稳步前行的底气。愿这份感悟能化作守护女儿成长的铠甲,让她在人生的关键阶段,不辜负天赋,不留下遗憾,稳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p>